「九牛二虎」有幾大力?

  形容一個人力大無窮或者使出很大的力氣,我們會以「九牛二虎之力」來形容。

  為甚麼是「九牛」與「二虎」呢?

  「九牛」語本《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能撕裂犀牛的皮革、能拖曳九頭牛的尾巴,可想其力氣之大。

  「二虎」則指春秋魯國的大力士管莊子刺二虎的故事,典出《戰國策·秦策二》。

  故事的原文指兩虎爭吃一個人,管莊子在兩虎互相鬥爭時殺了兩虎,說:「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爭人而鬥,小者必死,大存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

  歷史記載有九牛二虎之力的人不少,第一位首推呂布。

  呂布是三國時期第一猛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見其歷史評價極高,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

  呂布天生神力,他在孩童時,竟將身高和體重比他超出幾倍的大力士摔跤手撂翻在地,頓時轟動了整個賽場,人們呼之為大力士神童。

  呂布的故事,也可見諸於元代鄭光祖的《三戰呂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點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另一有神力之士,就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

  據說項羽能舉千斤重的鼎,一生征戰無數,但由於性格剛愎自用,不太重用身邊謀士,最後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

  延伸閱讀:趣談中國文化|「三人成虎」是指三個人變成老虎?

「鵲巢鳩佔」原是理所當然?

   「鵲巢鳩佔」指強佔他人住處和位置,但其古代解釋原來根本沒有這個意思的。究竟有甚麼意思?

  「鵲巢鳩佔」成語裏有兩種鳥:鵲和鳩。鵲指喜鵲,棲於山野間;鳩,不是指鳩鴿類的斑鳩,而是指俗稱布穀鳥的一種杜鵑,古稱鳲鳩 (粵音:師究)。

  各種鳥類都有一種共同的本領,能夠用口銜着泥和草,用來在樹上築巢居住,只有鳩鳥是例外。

  鳩不會自己築巢,只憑體力比較強,用武力欺凌別種鳥類,霸佔別種鳥類的鳥...

皇帝都WFH?乾清宮是寢宮還是辦公室?

  乾清宮始建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門內。在不少古裝影視作品中,皇帝的寢宮是乾清宫,而皇后則居於坤寧宮。   可是有時又看到一些作品指皇帝在乾清宫召見大臣,商議國事。難道皇帝也會「Work From Home」,召大臣在寢宮開會辦公?

  乾清宮是寢宮還是辦公室這個問題,其實要視乎那個朝代的情況。乾清宮建築規模為內廷之首,是明代皇帝的寢宮,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宮也曾用作為皇帝守喪之處。

  清代順治帝和康熙帝沿襲明制,以乾清宮為寢宮。但自雍正帝移住養心殿以後,乾清宮轉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閱...

擔屎唔偷食  

   「擔屎唔偷食」在粵語中形容一個人非常老實,但仔細一想,一個人就算再狡猾也不至於會偷食糞便的,那麼這句話到底是從何而來?

  話說從前有農戶會委託「挑糞工」進城收糞水為自家的田地施肥。為了報答這些城市「挑糞工」,農戶到了有收成的時候,會把一些土特產送給他們。

  不過,有些清廉的挑糞工不好意思收下農民的禮物,拒絕將禮物帶走,因為這種不接受額外待遇的舉動,清廉的挑糞工就會被讚揚為「擔屎唔偷食」了。

  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有指...

翻轉豬肚就係屎

  好朋友翻臉不認人、情侶分手後互相指罵,這些由「如膠似漆」變成「水火不容」、由和睦關係轉變成仇視敵對的情況,我們都會以一句「翻轉豬肚就係屎」來形容。   翻轉豬肚後當然就是豬的消化物,但為何又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接起來?

  豬肚,也就是豬胃,是廣東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

  豬肚表面上光滑整潔,好容易洗乾淨,但裏面實則藏有消化物,所以屠夫在宰殺的時候,需要將豬肚的內部翻出來,將裏面半消化的食物和消化粘液清理乾淨,才能送入廚房烹飪。

  表面光潔的豬肚一經反轉,就是骯髒的消化物,所謂「翻轉豬肚就係屎」就是表示原本和睦友...

相關標籤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糉子划龍舟外,還有插艾,古時便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詞。

  這句話最早見於南朝《荊楚歲時記》(南朝梁):「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宋朝《東京夢華錄》:「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艾草等,士庶家釘艾人於門上。」

  清朝《燕京歲時記》:「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

  艾有去袪濕毒、邪氣之效,古時...

屋漏偏逢連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連發生,廣東俗語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形容詞原來有一個典故的。

  這句話見於馮夢龍《醒世恆言》:「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意思是屋頂已經破掉,偏偏遇上連日下雨,夜晚還下個不停;此外,船隻已經較預定的航行時間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風,令航行變得更慢。真是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