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用粵語寫成?  

  唐詩宋詞文字優美、抑揚頓挫,不少作品傳頌千古。不過,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唐詩宋詞當中,不少用語都同粵語很接近?

  例如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對月」,「樽」在普通話口語中不常用,但在粵語中卻經常出現;蘇軾的「寧可食無肉」,普通話中「吃」比較常用,粵語中則常用「食」;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中的「幾多」,在粵語中也很常用。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銀峰指出,古代文學作品是用當時的官話(唐朝以前叫雅言)寫成,而官話或雅言,都屬於北方話。唐詩宋詞是以北方話書寫,反而是後來的粵語繼承了一些古代用語。這些古語或粵語口語,令唐詩宋詞變得更靈活讀起來更鏗鏘有力,成為能夠傳頌千古的文學寶典。

  延伸閱讀:趣讀中國文化|「宋詞元曲」是用來唱的? 

上面蒸鬆糕 下面賣涼粉

   最近氣溫急降,穿衣服出外也要有相當的心思。不過,在街上不乏看到女生仍然穿短裙展露長腿,簡直就是「上面蒸鬆糕,下面賣涼粉」。

  「蒸鬆糕」,就是指像鬆糕一樣要大火去蒸,食物熱騰騰的意思;「賣涼粉」則是指吃涼粉時那種涼快感。

  「上面蒸鬆糕,下面賣涼粉」這句廣東話俗語,意思大概是指上身穿得又多又厚,下身卻穿得又少又薄,上身和下身衣著不協調。

  在天氣冷的時候,人們通常會穿厚衣,以求保暖避免著涼。偏偏有些女生,為了愛美及潮流...

「奉旨」與「老奉」  

  有說香港的小朋友是幸福的一代,生活有大人打理,使他們自理能力普遍低下,甚至出現「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情況。對部分小朋友而言,大人照顧他們、幫他們做事,仿如「奉旨」似的。

  「奉旨」,意思就是自以為理所當然的事,這種說法原來是從古代皇帝下旨演化而來的。

  在古代中國,皇帝有無上權威,下旨命令朝臣辦事時,臣子必然要完成旨意。明代短篇小說《初刻拍案驚奇》有載:「法司奉旨提到人犯,用起刑來。」這個「奉旨」,也就是有必須完成的意思。

  除了奉旨外,在廣東話俗語中還有一個相近...

「少飯」又叫「扣底」?

  現今社會大眾關注健康飲食,買外賣時都會要求「少飯」,減少浪費之外又吃得健康一點。大家知不知道「少飯」原來還有別的叫法?

  「少飯」在以前原叫做「扣底」,也就是減少白飯份量的意思。香港二戰後百業蕭條,當時政府為增加稅收,曾於1946年開徵飲食稅,凡餐館賣出的任何小菜都要徵稅,只有碟頭飯例外。

  於是有人便想到以碟頭飯「扣底」的方法來避稅,即是買賣碟頭飯時,只要餸菜不要飯,變相只買小菜但又不用徵稅。「扣底」就解作為「扣...

烏利單刀  

  足球比賽通常看得人緊張萬分,如有球員表現失準,就更會令球迷鼓躁不安,例如某球員在面對球門時單刀不入,失掉黃金機會,只能伏地怒罵,有網民就形容為「烏利單刀」。

  「烏利單刀」是廣東話中的一個常用俗語,意思是辦事辦得糊里糊塗。

  相傳這句俗語源自新會一帶,話說元朝滅宋之後,有一名鎮守當地的蒙古將領名叫烏利,此人兇猛非常,經常拿大刀到處欺壓平民,當地居民對他極為反感。

  有一天,烏利在坐船渡江時,船在江中心沉沒,由於烏利是蒙古人,不熟水性,於是一命嗚呼。

  ...

食貓麵 識貌面

  形容打工仔被老闆無故責罵,會說「食貓麵」,它的由來是?

  「食貓麵」這句廣東話俗語意思是被罵、捱批評,是由「識貌面」演變過來的。「貌面」即是臉色嘴臉,而讓人「識貌面」本是指板起臉孔給人看,展露不悅的臉色讓對方知道自己有所不滿。由於有見罵人者的面色一般都不太好看,因此後來就有人就以「識貌面」去形容被狠狠批評的情境,久而久之人們就以「識貌面」的諧音「食貓麵...

特首都用的潮語:「世一」

  「世一奪金!張家朗亞錦賽再封王」、「MIRROR世一!」⋯⋯近年「世一」這個詞經常出現在新聞報道的標題上,到底「世一」是何解?可以在甚麼情況下使用?

   「世一」其實是「世界第一」的縮略語,意指無與倫比,常用於粉絲對偶像的稱讚,亦可以套用在不同的事物上,例如「世一咖喱魚蛋」,用作歌頌和讚美咖喱魚蛋的美味。除此之外,「世一」亦常被用作讚歎驚艷絕倫的美景。

   「世一」此潮語在香港廣泛使用,早在2021年度已榮登Google香港熱搜第一位,由此可見...

「藏蒙哥兒」這遊戲你一定玩過

  無論時代如何進步,小朋友們的遊戲都依然好簡單,只要大家到公園看一看,都會看到小朋友們相互追逐着捉迷藏。

  在北京話當中,捉迷藏有一個特別的說法,叫作「藏蒙哥兒」,也叫作「藏貓兒」、「藏矇格兒」、「藏覓歌兒」。

  「藏蒙哥兒」中的「蒙哥」跟歷史中的蒙古大汗蒙哥沒有關係,而「蒙」字,其中一個說法指是從「盲」字演變過來。

  明代徐昌祚所著的《燕山叢錄》末附〈長安里語〉記錄了一些當時的北京詞彙,當中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