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2/10/2022
一說起澳門,定必想起豬扒包、水蟹粥、杏仁餅、葡撻、馬介休等不負遊客對期望的美食。這些不但包含着濃濃的澳門人情味,亦是最能體現澳門這個沿海之城的特色標籤。
在疫情仍未減退的日子,不妨看看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由澳門特區政府支持下製作的4K紀錄片《澳門之味》,透過鏡頭遊覽澳門,深入當地特色美食的文化之源,揭開澳門這個中外文化交匯和融合的城市背後的故事。
澳門之味|世界美食在澳門共融再造
美食主題紀錄片《澳門之味》於2021年末在央視播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2周年,以全景式記錄了澳門回歸祖國後,全國及世界各地美食在澳門落地生根,共融再造的故事。
《澳門之味》以美食為筆,以美食為窗口,從飲食文化角度探索澳門美食的誕生、變遷、興盛過程與美食背後的澳門文化。從了解美食背後——澳門人與祖國、與世界、與當代現實的傳奇關聯,真實反映出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各方面大成就,以及展示澳門「一國兩制」的最新實踐成果。
澳門之味|400間餐廳 30個美食背後的故事
《澳門之味》為了為呈現「世界美食之都」澳門的獨特魅力,製作團隊兵分四路,深入澳門大街小巷,訪問了將近400間餐廳,深度挖掘超過30個美食背後的故事。
從傳統的粵式佳餚,延伸至葡式味道,以及融合的澳門土生葡菜,以一連四集,每集50分鐘的紀錄片,展現出澳門這座面積只有30公里的袖珍城市的風味演化過程。
第一集《Made in Macao》(澳門製造),從葡國菜與澳門本地菜結合的「產物」——土生葡菜(Macanese Food)揭開序幕,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原來葡國並沒有「葡國雞」,這一道結合着傳統葡國飲食元素的菜式。
澳門的土生葡人運用雞腿、洋蔥、黑橄欖、水煮蛋、葡國臘腸及馬鈴薯創制出這道風味獨特,最廣為人知的澳門土生料理,見證着傳統的葡國飲食元素,從技藝與智慧、文化與情感併入澳門的生活軌迹。
第二集《好食不過澳門街》,製作團隊深入澳門的小街窄巷,將澳門人日常的街頭人氣美食生滾粥、豬扒包、蝦子麵、榴槤雪糕、葡式蛋撻、清湯牛雜等呈現觀眾眼前,帶領大家從早餐到宵夜,從茶餐廳到大牌檔,以最貼地和最生動的方式講述濠江民眾的故事,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勾劃出澳門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
第三集《餐桌的年輪》聚焦從傳統中走來的美食,那些銘刻着歷史風霜的百年老店,以幾代人手口相傳所雕琢的滋味懷舊菜式和小食,例如澳門必食的水蟹粥、當地家傳戶曉的三椏苦糍粑和茶果、能留住三代食客的蜜汁叉燒、傳統的順德菜拆魚羹、氹仔百年老店的手工蝦醬等,揭開這些跨越百年的菜單能永續保鮮與傳承的秘訣。
延伸閱讀:雲南美食|時令鮮花宴 嚐一口春天的味道
第四集的《集戀曲1999》亦是最後一集,通過記錄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時刻,開啟了新時代的篇章。
製作團隊除了努力地將各種美食記憶完整地呈現給觀眾眼前外,更深挖食材的源頭,揭開每天從內地通關進入澳門的新鮮食材的過程。
製作團到訪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的無土栽培基地,那些在室內生長的無土水培綠葉蔬菜,不但採摘下來便可食用,更源源不斷地為澳門的超市和餐廳提供高品質蔬菜,見證着粵港澳大灣區這個「菜籃子」工程通過不斷發展,成功改善粵港澳高品質食品的生產和供應問題,同時亦見證着現代農業在新興科技下高速發展的偉大成果。
*菜籃子工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自2019年9月28日正式啟用以來,以「綠色食品」為質量發展方向,致力為港澳提供更優質、安全的健康農產品。
澳門之味|美食與文化深情對話
除了誘人的「澳門之味」外,美食背後所蘊含的傳奇故事充滿強大的神奇力量,與歷史上大多數透過暴力和衝突相伴而成的文化碰撞有所不同。美食與文化之間是透過深情對話作交流,他們的碰撞是美麗、溫暖且具影響力。《澳門之味》這部紀錄片不只是一次令人垂涎欲滴的盛宴,也是一趟會令觀眾會心微笑的文化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