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5/10/2022
霧霾,曾經一度嚴重困擾中國。不過,過去十年來,中國的空氣質素大幅提升,成為全球空氣質素改善最快的國家。例如,曾被形容為「十面霾伏」的北京,如今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近2/3。短短十年,霧霾散去的背後,中國究竟作出了怎樣的努力?
北京空氣質素顯著改善 PM2.5十年降六成
在2013年,全國曾出現一次嚴重的霧霾污染,當年北京僅有連續87日藍天,超過100個城市都出現重度空氣污染的情況。當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決心治理霧霾問題,2017年時又首次提出要打贏「藍天保衛戰」。
近十年過去,曾經被形容為「十面霾伏」的北京已經大變樣。在2020年,北京已經連續322天沒有霧霾,同時藍天「含金量」提升,比2019年再增加36天。北京的重污染天數,也從2013年的58天,降到了2021年的8天。
2021年,北京空氣中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平均濃度,已經降到33微克/立方米。這個水平是甚麼概念?這比起北京2013年的數據,大幅降低了63.1%。
與香港相比也相差不多,2021年香港路邊檢測站的PM2.5年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
北京空氣質素在短時間內的大幅改善,並不是個例,這樣的變化還發生在中國各個地方。
從全國來看,PM2.5的全國平均濃度,從2015年46微克/立方米,降到2021年30微克/立方米,歷史性達到世衛組織的首階段過渡值;有74個重點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超過一半,重污染天數減少了近9成。
至於全國空氣質素優良的天數,比率在去年達到87.5%,即是一年365天中有319天都是藍天,這比2015年增長6.3個百分點。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空氣質素改善最快的國家。
全國低碳轉型 助提升空氣質素
十年間,就從「十面霾伏」變成萬里晴空,中國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就是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過去十年來,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也從68.5%下降到了56%。
減少了煤炭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過去十年來,中國能源消費的增量當中,有2/3都是來自於清潔能源。2021年,中國新增光伏發電併網裝機容量連續第9年位居世界首位;去年還上線了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與此同時,調整交通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亦有效幫助空氣質素提升。過去十年,中國淘汰了超過3,000萬架老舊和高排放的機動車輛;目前中國新能源車保有量亦穩居世界第一。
除了交通,大力優化城市環境治理,也是重要一環。中國將揚塵治理納入重點領域,城市降塵量明顯下降;又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過去春天燒荒、秋天燒秸稈、冬天燒散煤、一年四季燒垃圾等情況,得到有效遏制。
另外,在北方地區也大力實施冬季清潔取暖,少燒了6,000萬噸以上的散煤,明顯改善空氣質素之餘,亦提升民眾生活質素和幸福指數。
經濟與環保之間從來不是零和遊戲。中國治理霧霾的努力,更獲得聯合國環境署讚揚,形容是為全球提供可借鑑學習的示範。
延伸閱讀:減排1200萬噸|搭高鐵也可節能?中國為環保貢獻「高鐵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