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書包 掉書袋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幾個「才子」型的朋友,他們的特徵就是喜歡引經據典,賣弄學問,展現個人的知識水平,尤其是在學校這個重視成績分數的地方,這種拋書包的情況可說是十分普遍。

  拋書包,意思是指一個人很愛並經常故意賣弄學問。關於這句俗語的起源,其中一個說法是因為書包裏有書本,而書代表知識,因此向人展示自己的知識及學問,猶如把載滿書本的書包拋出來,好讓書包裏的書本掉出來,展露於人前。

  拋書包是廣東話的俗語,而在古代漢語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就是掉書袋。

  據《十國春秋.卷三二.南唐.彭利用傳》所載:「對家人稚子,必據書史,斷章破句,以代常譚,俗謂之掉書袋。」由此可見,掉書袋與拋書包意思相近。

 

刨書

  作為一名學生,讀好書就是最大的責任,也是最大的負擔。遇上測驗和考試,不少同學會忽然努力的溫書複習,在以往就有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刨書」。

  刨書可以算是比較老派的一種說法,是以前較流行的俗語。刨是除了有削、切、分開的意思外,也有挖掘的意思,例如在元劇鄭廷玉《金鳳釵》中第三折就有「委實埋的是金釵,不知怎麼刨出這東西來?」此處「刨出」就是挖出的意思。因此,有人便將認真鑽研書本內容這一個舉動,稱為刨書,也就是在書中挖掘有用知識。

  在香港...

咪書

  在香港社會,不少人會將鑽研的書籍讀物說成「刨書」,其實還有一個類似的說法,而這個說法更多時候用來形容學生應付測驗考試時溫書的情況,這個說法就是「咪書」。

  在粵語當中,「咪書」是形容一個人認真學習及複習。「咪」是一個借用詞,原寫為「䀛」,「䀛」有久視的意思,《說文解字·目部》有載:「䀛:目冥遠視也。」《廣韻·䀛》有載:「䀛:䀛眼久視。」因此,長時間讀書的行為就會被稱為「䀛書」,而粵語口語中則常稱為「咪書」,而粵音則和「咪高峰」的「咪」一樣。 

  在...

妃子笑

  早前北京有超市的荔枝以天價1,049元人民幣(約港幣$1,234)1斤發售,但是兩天便賣光。豪氣?相比唐玄宗李隆基命人從嶺南為楊貴妃快馬加鞭不分晝夜送上荔枝的勞民傷財,實在難以比擬。

  相傳唐代楊貴妃喜食荔枝,故荔枝亦被稱「妃子笑」。為了讓楊貴妃吃到一口地道新鮮的荔枝,博其一笑,唐玄宗更命人專門修了一條橫跨千里的「荔枝道」。每逢荔枝時節,便下令各地驛站專人專道、快馬加鞭、日夜不休地運送荔枝,以滿足楊貴妃的口腹之欲。

  相傳當時很多負責運送荔枝的官差因舟車勞動而累死,甚至驛馬亦倒...

狗眼看人低

  自古以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都是建立於階級、輩份之上,有地位高低之分。有些人自恃有權、有錢或是有才華,而瞧不起別人,這樣的情況我們通常會用「狗眼看人低」來形容。

  「狗眼看人低」比喻為人勢利,看不起別人。如果以這五個字形容一個人,就比喻這個人沒品格,猶如一條狗。會有此說法很大原因是有民間傳說指狗看東西時會把大東西看小、高東西看矮的特性。

  另一說法指「狗眼看人低」是源自狗的習性,自古以來,人類也有飼養狗的習慣,相對其他動物而言,狗對人類忠心度高,與主人關係...

食貓麵 識貌面

  形容打工仔被老闆無故責罵,會說「食貓麵」,它的由來是?

  「食貓麵」這句廣東話俗語意思是被罵、捱批評,是由「識貌面」演變過來的。「貌面」即是臉色嘴臉,而讓人「識貌面」本是指板起臉孔給人看,展露不悅的臉色讓對方知道自己有所不滿。由於有見罵人者的面色一般都不太好看,因此後來就有人就以「識貌面」去形容被狠狠批評的情境,久而久之人們就以「識貌面」的諧音「食貓麵...

狗口長不出象牙

  形容別人口中總說出不好的話,惹人生厭,我們會說「狗口長不出象牙」,這個俗語背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象牙是雕刻藝術品的上等原料,產於南方,往來中原的路途遙遠,而且山高路險,相當危險,但由於價錢高,利潤豐厚,因此象牙商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險也要從事這門生意。

  民間傳說,有商人為了讓旅途更安全,特意養了一隻狼狗,陪他千里往返。一次在路上遇到強盜打劫,狼狗咬傷強盜救了主人。此後,主人更加善待狼狗,狗也...

狗咬狗骨

  廣東話俗語「狗咬狗骨」是用來形容同夥之間自相殘殺,或是彼此勾心鬥角。雖然狗喜歡啃骨頭,但理應不會無故傷害同類,更不至於咬同類的骨頭吧?

  廣東人用「狗咬狗骨」來形容此行為,所強調的不是殘殺、爭執,而是強調這是內訌,是同夥間的不和,因而比與異類爭執更為殘忍。在中國歷代皇朝的權力鬥爭上,有兩件「狗咬狗骨」的事最深入民心,其一是「玄武門之變」,唐朝李世民殺死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成功奪取太子之位;其二是曹操兩子的「煮豆燃萁」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