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宏村 「牛」形布局盡顯中國文化風水學

編輯︰豆子

  中國境內有着許多歷史悠久、富含中國文化特色的村落,不過,以「牛」的形態去設計布局的村落,大家又聽過嗎?安徽黟縣的宏村,是著名電影《臥虎藏龍》的拍攝場地,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亦是一條展現中國文化的「牛形古村」。 

 

中國文化融入建築的智慧

  宏村內有大量明清時期的中國文化歷史建築,始建於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最初名為「弘村」。早期宏村曾經歷幾次火燒村,於是族長尋訪風水高人重新規劃,為村內建築物重新布局,同時修建出完善的引水系統,不但為村內居民供給生活用水,亦為村落調節氣溫,美化環境。

  當時風水高人以「山為牛頭樹為角,橋為四蹄屋為身」的概念,為村落構成特別的「牛」形布局:水圳因細長而曲折被戲稱為牛腸,於是南湖成了牛肚,月沼儼然是牛尾。這些建築不僅構成獨特景觀,最重要是令村民生活有所提升,體現了古徽州人將中國文化融入建築的智慧。直至清朝,村內再次進行大規模興建,村民為免「弘村」之名與乾隆帝「弘曆」的名字相撞,於是更名為「宏村」,並一直沿用至今。

《臥虎藏龍》電影中,玉嬌龍蜻蜓點水的鏡頭就是在宏村的月沼拍攝。(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卧虎藏龍》展示的中國文化

  宏村被視為徽派民居村落中最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素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美譽,現今村內仍存有明清古代建築103幢。獨特結構與中國文化歷史背景,加上山水相依的水鄉景致,以及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不但令宏村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美國CNN亦將其列為「中國五大最美水鄉」之一,電影《卧虎藏龍》亦曾到村內取景——村外的南湖橋,正是李慕白牽馬走過的橋;村中的月沼,是玉嬌龍點水而過的地方。

廣州圓大廈 評價好壞參半的當代建築

重慶洪崖洞 神似「千與千尋」的中國文化吊腳樓

得天獨厚的青海 中國文化與生態保育之地

「吳彥祖民宿」安徽銅陵山居 隱含中國文化底蘊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