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六」字頭成語 竟與佛家有關?

  佛家思想,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有些含「六」字的成語也源於佛教。

  六根清淨:語出隋煬帝《寶台經藏願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淨」。六根指的是人的神經官能,分別為眼、耳、舌、鼻、身和意,是心與物媒介的根本,所以稱之為六根。當人除去了欲念,便可達到六根清淨的境界。相反,人若有執念,便會叫做六根不浄。

  六塵不染:語出武三思《孝明皇後碑》:「六塵不染,孤標水上之花」。六塵指的是色、聲、香、味、觸和法,而六塵不染就是要排除物欲,保持心清潔淨。

  七情六欲:佛家與儒家的七情大同小異,都是指喜、怒、憂、懼、愛、憎和欲。佛教典籍《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對六欲的定義近乎現代常說的「情欲」,分別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相欲」。

  當人把七情六欲除去,便可做到六根清淨、六塵不染,這就接近成佛的理想境界了!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受到挫折時,會有人鼓勵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

  不過,陸游的《遊山西村》就有少許不同。他寫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巒重重,流水迂迴,正擔心無路可走;柳色暗綠,花色明艷,忽然眼前出現一個村莊。

  這個詩句象徵人生的道路往往崎嶇曲折,但不論前路多麼難行,只要有信念不要放棄,最終都會得到光明與美好的前景。

  後人以「山窮水盡...

悅親戚之情話 樂琴書以消憂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名句。

  陶淵明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是江西文學巨匠,他喜愛聆聽親戚朋友由衷的真心話,也喜歡以彈琴和讀書為樂,消除煩憂。

  前面兩句「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與後句併起來,可以从中看到陶淵明對官場人事爭鬥的不恥心情,而他清高雅潔的情操,成為了後世的楷模。

  延伸閱讀:人若志...

敬守此心 則心定,斂抑其氣 則氣平

  要有良好的個人修養,除了要善良外,還要心平氣和。在古書中,就有一句「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這句話出自金蘭生的《格言聯璧》。金蘭生是清代學者,用了數年功夫,飽覽經史典籍和先哲語錄,編成《格言聯璧》。這部書的最大特色,便是將格言仔細地分類,有學問類、存養類、持躬類、攝生類等11類,所編選的格言都是瑯瑯上口的名言警句,很有啟發性。

  延伸閱讀: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學如不及 猶恐失之

  孔子的好學人人都知,他的自我學習態度是「學而不厭」,他同時也要求學生有這樣的學習態度。

  《論語》裏收錄了許多記載孔子好學的名句,其中一句名句就是出自《論語 · 泰伯第八》的「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學問好像追趕甚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恐怕會丟失。」套用今天的話語,就是學習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打爛沙盆問到篤)」的精神,就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延伸閱...

相關標籤

春風風人 夏雨雨人

   「春風風人」意思是像春風一樣地吹拂着人,「夏雨雨人」就是像夏雨一樣滋潤着人。這句話看似形容天氣,實際並不是。

  這兩句話出自西漢劉向《說苑 · 貴德篇》,全句是「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這句話並不是形容天氣,而且形容及時給予他人幫助。背後故事還與齊國相國管仲有關。

  春秋時期,梁國相國孟簡子因罪逃到齊國,齊國相國管仲親自出來迎接。管仲知道孟簡子原有門客三千,現在卻只有三個跟隨他,...

汗牛充棟

  「汗牛充棟」是一個現在較少人用的成語,但其實此成語很形象化地表達出藏書滿屋的狀況,反映藏書者學識甚豐。

   古人以往書寫在竹片或木片之上,用以書寫的竹片叫做「簡」或「策」;用以書寫的木片,叫做「方」或「牘」。可以想像,以往一本書籍是非常巨大的,要用牛車載書,「汗牛」指以牛車載書時,牛累得出汗;「充棟」指屋內藏書很多,堆滿整座屋子。「汗牛充棟」就是形容書籍極多的意思了。

   汗牛充棟出自唐.柳宗元《唐...

沐猴而冠

  形容人虛有其表,沒有真本領,可以用「沐猴而冠」這個成語。

  沐猴指獼猴。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楚漢相爭期間,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屠殺城裡的百姓,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並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後帶着到處搜括而來的珠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

  此時,有人跟項羽說:「關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