汆:放東西入水

  「氽」和「汆」二個字簡直像雙生兒,驟眼看來十分相似,但實際是一個「水」從「人」,一個「水」從「入」,意義也不一樣。

  「人」在水上的「氽」,代表飄浮;「入」在水上的「汆」,又代表什麼呢?

  「汆」(音:村、味)從「入」從「水」,本義是入水。把東西丟進水裏,或人潛入水中。陳登科《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八:「(男孩子們)還比賽潛水,將身子汆進水肚。」就是把身體潛入水中的意思。

  「汆」水,現引伸為烹調方法,把食物放在開水裏稍微一煮,目的是去除肉類血水及去除部分油脂,即「汆水」,又稱汆燙、焯水或飛水。

  「汆」亦指燒水用的金屬器具,能很快地把水煮開,如「汆子」,用「汆子把水燒開 」,「汆了一汆子水」等。

高富帥 Vs 三高男 Vs 溫拿

  在內地,既高大又俊俏,又富有的男士被稱為「高富帥」,日本也有類近的叫法,即「三高男」,台灣則被冠以「溫拿」這稱號。

  提起「三高人士」,令人聯想起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但「三高男」卻與這些健康狀況風馬牛不相及。「三高男」起源於日本,意指一些女性擇偶的主要三項條件:「高學歷、高收入、高身長(日語:身長是指身高)」。這跟內地「高富帥」:身材高挑、擁有財富、樣貌帥氣,十分相近。

  「三高男」這名稱早在日本明治時代已...

「高富帥」真有其人?

  有沒有人稱呼你為「高富帥」?身材高挑、擁有財富、樣貌帥氣,擁有此三大特質的男士,我們會稱呼為「高富帥」。原來這名稱來自一個動漫:《高富帥系列動漫》,其創作人的名字,就叫做「高富帥」。

  這個稱呼的來源,要先從日本動漫「高達」說起。

  1979年,「高達系列」誕生,往後的20年,高達動漫風靡全球,產生了不少動漫迷。中國年輕人高富帥也是動漫迷之一。他喜歡漫畫的程度,到了要自己創作的階段。2008年,在高達故事的下,他創作了「高富帥系列動漫」,以網絡的方式發行。

  動漫的主角高富帥,...

氽:人浮在水面  

   「氼」與「氽」字型上下倒轉。「氼」(音:溺)是水下面有人,就是沉溺或潛水,人在水上—「氽」(音:tǔn),應該是浮起來了吧!

   照字面的解讀的確無錯!

  《字林撮要》:「人在水上為氽,人在水下為溺」便是最好的解釋。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來是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就是漂浮的一種情況,所以,「氽」的本義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屍體「氽」上來了。

  「氽」字又可引伸作「用油炸」。油炸食品時,會在鍋子內下大量...

氼:人在水下溺

  有些字,看似難字,但實際容易得很,「氼」就是其中一字。

  氼(音:溺),跟古代的「溺」字相同。人在水下,沉在水中,愈變愈弱,最後無力掙扎,就變成遇溺。

  《說文》:從水,從人,有「人在水下」之意,本意就是沉沒、沉溺的意思。

  「氼」又跟「㲻」相同。清·陶方琦《字林考逸補本·水部》引作「人在水下為㲻」,故「氼」和「㲻」二字相同。玉篇引孔子曾在不同文章中寫...

相關標籤

數罟不入洿池

  香港人好喜歡到離島遊玩,南丫島是當中熱門勝地之一。其中,很多人行的路線,就有從榕樹灣走到索罟灣了。大家有沒有留意到索罟灣的「罟」字,也是一個比較少冷僻的字呢?

  「罟」(音:古),是網的總稱,可以是捕魚或捕鳥的網。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下.釋器》:「罔謂之罟。」疏證:「此罔魚及鳥獸之通名。」

  「罟」也可解作法網。《詩·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罪罟。」

  「罟」作為動詞的話,意思就有撈起的意思,如「我拿杓子將麵罟起來。」

  孟子有一句名句:「數...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