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勢愈來愈猛烈:火炎焱燚

   金木水火土五行,各字均可組成三疊字,例如鑫森淼焱垚。其中,火字變化可真不少,由十堆火組成的火炎燚更是指火勢愈來愈猛的形容詞。

   火,是象形文字,本身像火焰,本義是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兩個火字組成「炎」(音:嚴),指火苗升騰,炎熱、酷熱的意思,亦可以比喻人情勢利,如趨炎附勢。

   三個火字組成「焱」(音:焰),代表火盛之意;三個火又可組成「㷋」,基本跟同「燼」字相同。無名氏《灌畦暇語》:「五木之火,皆寄傳於木。燄既合,五者如一。火木之極,然後積而成灰。」

   「燚」應該是最火的漢字。火炎燚(音:火炎焰亦)這四字可組成一個形容詞,指火勢越來越猛,也引伸為繁榮昌盛。由一堆火,發展成四堆火,可真厲害。

 

蟲,與毒蛇有關?

  在昆蟲類三疊字中,現今只有由三個虫字組成的「蟲」字最常見。

  「蟲」由「虫」發展出來。先談「虫」,甲金文像蛇形,本義是毒蛇。《說文》:「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虫」作偏旁時往往泛指昆蟲,如蜂、蟻、虱等。

  「蟲」,從三「虫」,會蟲之總名。《說文》以為「蟲」是有足動物的總稱。「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野獸)。」

  狹義上,蟲是指動物界中...

不一樣的土:圭

  與五行相關的三疊字中,土的變化也很多。土字本身代表土地、土壤,三個土或四個土字組成的垚(音:堯)和㙓(音:愧)均與土地相關,唯獨由兩個土字組成的「圭」(音:歸)卻有另一番意思。

  三個土字組成垚(音:堯),土高也,代表高地。這字常作人名,跟古代帝王堯帝的堯字相通。香港半山摩羅廟街就有一家名為「垚」的外賣壽司店,有在「高地」的意思。

  四個土字組成㙓(音:愧),也是跟土地相關,土地、土壤的意思。

  二個土字組成的「圭」(音:歸),跟土地風牛馬不相及。圭是古代一種重要的玉製禮...

三雷轟頂:靐

  跟自然現象有關的三疊字,三個雷字構成了「靐」(音:憑),代表很大的雷聲,這個字近年成為網絡文化字,令這個字重生活起來。

  2008年開始,網絡文化字在中港兩地興起。在網絡語言裏,「雷」指看到某些事物,腦子裏忽然轟地一聲,感覺像被雷電過一樣,感覺不舒服,我們就會說「被雷到了」。而三個雷字組成的「靐」字更是加強版,代表非常震撼。

  「雷到」原是出自江浙一帶的詞匯,指聽到別人的話很訝異,類似現代詞匯「暈倒」、「無語」等。...

龍九子之一:贔屭

  與動物相關中,以貝字為主體的有贔屭,是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古時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狀。

  明.楊慎《升庵外集》中提到的「龍生九子」:贔屭、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雖然是龍所生,但九子都不像龍,各有個性。其中,贔屭原形像龜,好大力能負重,用來做碑座,有「碑下龜趺」之說。

  古時在廟院祠堂裏,處處可見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作為底座支撑建築物。它亦有長壽吉祥的意...

相關標籤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空寥寥

  當看到空間甚麼都沒有,或陳設少得很時,你可能會說:「這間房空撩撩的,甚麼都沒有。」廣東人形容空間沒甚麼擺設,會說「空撩撩」。   這個字其實正確的寫法是「空寥寥」。

  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寥寥者,空也。俗讀寥,若醋餾魚之餾。」這個字在古代已經出現,徐鉉(916-991)及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本中,「寥」是「廫」的篆形及別字,解作空渺、空虛、空曠,如西漢神仙人物傳記《列仙傳·安期先生》載琊阜千歲老人的故事,作者就用「寥寥安期,虛質高清」來形容無所事事或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