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鮮魚:鱻

  動物文字本身筆劃已多,動物三疊字多為古字,既難寫亦難讀,現今少人使用,但唯獨由三個魚字組成的「鱻」(音:鮮)卻甚受人歡迎。

  在網絡上打「鱻」字,已發現有四、五家食肆名字以此字命名,如「魚鱻魚湯專門店」、「海鱻養生火鍋店」、「三鱻」等。為甚麼上用這樣少見的字做店名?

  三個魚字組成的「鱻」字(音:鮮),是鮮的異體字,代表新鮮的意思。食肆主打新鮮的食材,尤其海鮮類,當然受大眾歡迎了

  《説文》:鱻,新魚精也。《注》徐鍇曰:三,眾也。眾而不變,是鱻也。

  很明顯,三條魚在一起,當然是新鮮、味美。這個字又另一個寫法,是「䲆」(音:鮮),也是鮮的異體字。四條魚組成的「䲜」(音:業),《玉篇 • 魚部》:「䲜,魚盛也。」,當然代表很多魚了。

三雷轟頂:靐

  跟自然現象有關的三疊字,三個雷字構成了「靐」(音:憑),代表很大的雷聲,這個字近年成為網絡文化字,令這個字重生活起來。

  2008年開始,網絡文化字在中港兩地興起。在網絡語言裏,「雷」指看到某些事物,腦子裏忽然轟地一聲,感覺像被雷電過一樣,感覺不舒服,我們就會說「被雷到了」。而三個雷字組成的「靐」字更是加強版,代表非常震撼。

  「雷到」原是出自江浙一帶的詞匯,指聽到別人的話很訝異,類似現代詞匯「暈倒」、「無語」等。...

龍九子之一:贔屭

  與動物相關中,以貝字為主體的有贔屭,是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古時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狀。

  明.楊慎《升庵外集》中提到的「龍生九子」:贔屭、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雖然是龍所生,但九子都不像龍,各有個性。其中,贔屭原形像龜,好大力能負重,用來做碑座,有「碑下龜趺」之說。

  古時在廟院祠堂裏,處處可見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作為底座支撑建築物。它亦有長壽吉祥的意...

周星馳與何鑫淼

   30多年前的一套電視劇《他來自江湖》,藝人周星馳憑着他「無厘頭」的角色及精湛的演技而竄紅,在電視劇中他飾演的士司機等小角,並賦予一個特別的名字:何鑫淼。

  何鑫淼在劇中也多次跟對手介紹自己名字讀法:三個金字:鑫,讀陰,三個水字:淼,讀渺。劇中仍有人簡單的叫他做「金水」。事實上,鑫和淼都是相對不常用的三疊字。

  三疊字是指漢字中一類由三個完全相同的部分所組成的疊字。金木水火土五行,均可成為三疊字。

  鑫字表示多金興旺的意思;淼則指水廣闊無際的樣子,有...

入鄉隨俗 英語怎麼譯?

  入鄉隨俗指的是到了某個地方,就順從某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尊重別人的文化,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戰國時代。戰國·莊周《莊子·山木》:「入其俗,從其令。」後世據此典故引伸出「入鄉隨俗」這成語。

  這裏想談的是它的英文譯法:Do as Romans do in Rome,意思是跟隨羅馬人在羅馬所做的事情。「入鄉隨俗」跟羅馬帝國及羅馬人拉上關係呢?

  羅馬帝國最鼎盛的時期大約在中國古代的漢朝。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

相關標籤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數罟不入洿池

  香港人好喜歡到離島遊玩,南丫島是當中熱門勝地之一。其中,很多人行的路線,就有從榕樹灣走到索罟灣了。大家有沒有留意到索罟灣的「罟」字,也是一個比較少冷僻的字呢?

  「罟」(音:古),是網的總稱,可以是捕魚或捕鳥的網。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下.釋器》:「罔謂之罟。」疏證:「此罔魚及鳥獸之通名。」

  「罟」也可解作法網。《詩·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罪罟。」

  「罟」作為動詞的話,意思就有撈起的意思,如「我拿杓子將麵罟起來。」

  孟子有一句名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