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過年 無錢人過關

  這句俗語來自農村。對於有錢人來說,過年是過年,但對於窮人來說,過年猶如過關。這也就是「年關」的出處,窮人過年尤如過關。 

  雖謂「年關難過年年過」,但對於窮人而言,一到農曆十二月,特別是到了下旬,日日逼近年關,的確日益難過。

  過年前要大掃除、添置新家具、衣服鞋襪,全都需要金錢。有些人過年,要從城市回鄉,要「撲車票」,過年又需要封紅包、送禮物等,對窮人而言,「年關」不易過。

  俗語云:「年到二十三,鑼鼓一響心就驚。」年二十三是「過小年」,要「送灶神上天」,有些地方「入年架」,又稱為「入年界」,即開始敲鑼鼓鬧年,所以對窮人而言,一聽到鑼鼓聲,代表已到了年廿三,所以會膽戰心驚。 

  「有錢過年笑連連,無錢過年淚漣漣」也是窮人過年關的寫照。

初七人日「三吃四做一禁忌」  

  在中國民間傳統中,新春不但喜慶的習俗多,禁忌也多,例如在初七人日這天,便有「三吃四做一禁忌」的習俗。

  正月初七之所以稱為「人日」,是因為傳說中女媧創造天地時,前六天分別造出雞、犬、豬、羊、牛、馬,直到第七天才創造出了人類,故正月初七又稱「人日節」,即人類的誕辰日。

  那麼何謂「三吃四做一禁忌」呢?所謂「三吃」,就是吃麵、七寶羹、及第粥,吃麵寓意長壽,吃七寶羹寓意身體健康,吃及第粥寓意高中。

  至...

美源髮采恭喜大家發財

   「恭喜發財,美源髮采恭喜大家發財」,這句話對上一代的香港人而言,絕對是農曆新年常聽到的廣告對白。

  這個廣告是已故藝人曾江在多年前所拍攝。「美源髮采」是一款由外國引入香港的染髮劑,相關公司當年找了曾江做代言人,廣告一出後很成功,「立即變黑」更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廣告話語。

  至於這個廣告和農曆新年有什麼關係呢?這廣告除了平日播放的版本外,更有「農曆新年」別注版,而廣告中的對白就是「恭喜發財,美源...

年廿六洗福祿  

   一到年尾,就每天都有活動,到了年廿六便要洗福祿。

  所謂洗福祿,意思就是在臘月二十六這天,人們要進行洗浴,這樣未來一年的「福祿」才會多。

  以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洗去陳舊氣,迎來新喜氣;或是洗去倒霉運,天天逢好運。

  因此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也有「臘月二十六,裏外洗一洗」以及「臘月二十六,洗淨禽畜屋」之說。

  除了洗福祿外,在傳統上年廿六還有「割年肉...

送神早迎神遲  

  農曆新年作為中國最重要及最具歷史傳統的節日,相關習俗及儀式甚多,其中對「送神」及「迎神」便甚為講究。

  相傳每年農曆十二月廿五,民間諸神便會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報告人間善惡,俗稱「送神日」,而古代人便習慣於年廿五送走「灶君」這位民間神。

  為什麼送神要農曆年廿五那麼早就做呢?這是因為古時社會相信早點送走灶君,讓祂提早到天庭坐好座位,也好讓神明能在天庭多點休息時間,因此便有「送神要早」的習俗。

 ...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正月十八:十八落燈 人家啖麵

  農曆正月十八,《儀徽歲時記》有這樣的記錄:「十八落燈,人家啖麵」。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一天被稱為「落燈日」,意味着燈會結束了,繁華熱鬧的元宵節過去了,過年也正式結束了。按照習俗,人們會將各式懸掛的燈籠取下來,收好以備來年再用,這個過程就叫「落燈」。

  又有俗語說:「上燈圓子落燈麵,再吃圓子等明年。」意思是說,上燈(元宵節)時要吃湯圓,而到了落燈這一天,人們會選擇吃麵條,寓意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