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01/2022
舊時大家會把汽水稱作「荷蘭水」,你知道這個喊法是怎樣來嗎?難道香港的汽水是從荷蘭入口?
「荷蘭水」名字 源於一艘運載汽水的荷蘭商船
不對。其實香港昔日從未由荷蘭進口汽水,不過在1850年代,曾經有一艘荷蘭商船把汽水運到中國內地,「荷蘭水」這個名亦是這樣流傳開來。
香港人飲可口可樂歷史接近100年
提到汽水,很多人率先會聯想到「可口可樂」,這款飲料於1886年由美國藥劑師彭伯頓(John Stith Pemberton)發明。1928年,香港市面就已經有可口可樂發售,換言之,港人飲可樂的歷史已經接近100年!
早期的可口可樂由屈臣氏藥房代製。該公司在19世紀末香港開埠初期,已看準當時潛在需求龐大的飲料市場,在香港成立汽水廠,生產不同的汽水及果子露(用果汁及糖精製成的飲料)。不過,由於屈臣氏本身已有自家汽水品牌,代表作包括很多60後及70後都飲過的「哥喇」、「白檸」等,可口可樂只算是其副產品。
及至1948年美國商人海寧生(Anker B. Henningsen)成立香港汽水廠,獲得可口可樂公司授權專營,1949年今日(1月20日)正式註冊,可口可樂才有自己的工廠,不用「寄人籬下」。
香港汽水市場百花齊放 屈臣氏「哥喇」受歡迎
昔日汽水市場百花齊放,競爭激烈,除了可口可樂、哥喇,還有寶利、百寶、珠江牌汽水,以及老牌的玉泉和七喜等。6、70年代,一支可口可樂賣3毫,一支哥喇2毫,縱然可口可樂味道較佳,一些精明的孩子為多吃一串魚蛋,多數選擇哥喇;儲荷蘭水蓋,亦成為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改革開放 可口可樂成首家進軍內地外企
1965年,香港汽水廠被太古集團收購,繼續專營可口可樂。太古曾於荔枝角、荃灣及鰂魚涌設置廠房生產汽水,由70年代末引入「雪碧」、「芬達」及「玉泉」忌廉味梳打等,到後來的健怡及無糖可樂,產品愈見多元化。
1979年內地改革開放,可口可樂更成為第一間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
大半世紀以來,太古可口可樂擊敗眾多對手,成為香港最大規模的非酒精飲料製造商,旗下飲品每年總產量逾6,000 萬箱,成為餐桌、球場及聚會隨處可見的消閒飲料。
延伸閱讀:重溫荔園集體回憶 你坐過叮叮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