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周年丨中國考古大發現(中):三星堆與兵馬俑 震驚世界的奇迹

編輯︰聞華

     始於1921年的中國現代考古學,已經走過百年歷程,有了許多重大發現,填補了中國史料空白。上一篇說到探尋史前文明的中國考古發現,今次就將時間線推到距今三千年前,看看河南殷墟、四川三星堆、陝西秦始皇陵這些震驚世界的中國考古成果。

重構歷史的中國考古發現:河南殷墟遺址

      位於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是中國連續發掘時間最長、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古遺址,是中國商朝後期王都。商朝別名「殷朝」,商朝末年,王都逐漸荒廢,因此稱為「殷墟」。

1930年的殷墟發掘現場。殷墟是首次自主主持的中國考古項目,意義重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殷墟的發掘始於1928年,一直持續了90多年,發現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文化遺存,而已發掘的面積,還不到整個殷墟遺址的十分之一。

      殷墟的發現,讓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重現人間,令文獻記載中的商代歷史成爲信史,重新構建了中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於200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內出土的后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中國考古重大發現,收藏於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考古最大謎團之一:四川三星堆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約有3,000年歷史,是中國西南地區發現的最大文明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延伸閱讀:「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自1934年首次考古發掘以來,三星堆遺址共進行了37次考古發掘,已發掘的面積不到2萬平方米,僅佔整個遺址面積的千分之二。這裏出土了金面具、青銅人像、青銅神樹、絲綢等數千件珍貴文物,奇特造型舉世矚目,與同期中原文明截然不同,更引發關於「外星文明」的猜測。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像和黃金面具,令人驚歎於古人工藝的精湛,亦為中國考古工作留下大量待破解的謎團。(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三星堆是否来自失落千年的古蜀文明?這個文明是怎樣起源、怎樣消亡?奇特金面具和人像的原型是誰?古人何以掌握如此精妙的鍛造工藝?圍繞着三星堆,有太多謎團尚待破解,這也是三星堆的魅力之一。

中國考古发掘的世界奇迹:陝西秦始皇陵

      1974年,陝西臨潼縣西楊村的農民,在打井時發現了一些陶俑碎片,同年7月,陝西考古工作者開始對該地進行勘察和發掘,揭開了埋藏於地底2,000多年的秦皇寶庫。

      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工作者已先後發現4個兵馬俑坑,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出土了約8,000件兵馬陶俑、兵器、戰車等,按照編制整齊地排列在地底,真實再現秦國軍隊面貌。這樣的發現,在人類歷史上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這只是整個秦始皇陵園的冰山一角。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震驚世界的中國考古發現之一,兵馬俑剛出土時都是彩色的,但接觸空氣後迅速氧化褪色。(圖片來源:Getty)

      經過地下探測,整個秦皇陵總面積超過56平方公里,相當於78個故宮那麼大,目前考古發掘的範圍僅限於外圍,僅陵區內發現的陪葬坑、陪葬墓等就超過600個,其規模之大、隨葬品之豐富,在全世界來說都是非常罕見的,有極高的考古價值。

      深埋地底的核心地宮,至今仍然是個謎。司馬遷《史記》記載,秦陵地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科學探測表明,在秦陵封土之下,的確有非常大的區域水銀含量異常,但地宮之內,是否真的有日月星辰、山川湖海以及不計其數的珍寶,短期內是不得而知。

      中國考古學界、歷史學界一致認同,目前不會發掘秦始皇陵,以免對文物造成損壞,除非出現不得不發掘的意外情況,才會進行搶救性發掘。

      延伸閱讀:秦始皇陵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62枚獎牌|北京冬奧前夕 一文看清中國冬奧奪牌史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下):從地底到海洋 重現唐宋文明之光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上):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

160萬個基站|世界最大5G網絡在中國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