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1/11/2021
中國文化中,一個地方舉辦某項盛事,這個地方就叫做「東道主」,這個用法怎麼來的呢?跟「東」這個方向有關嗎?
春秋時晉文公和秦穆公聯軍包圍鄭國之都,鄭大夫燭之武決心利用敵人之間的矛盾分化對方,以退敵軍,「東道主」一詞則與此事有關。
據《左傳.僖公三十年》,燭之武游說秦穆公,說秦國和鄭國之間隔着晉國,秦國恐怕很難越過晉國來控制鄭國,到頭來獲益的一定是中間位置的晉國。
而秦國在西,鄭國在東,要是秦國能留下鄭國,讓其作為秦的「東道主」,即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使者來往需經過鄭國,如有所缺,鄭國定會提供協助,對秦並無害。
最終秦穆公被燭之武說服,單方面跟鄭國簽訂了合約,晉文公無奈只能退兵,「東道主」一詞亦流傳下來。
最初「東道主」確是含有東方的意思,其後泛稱接待或宴請賓客的主人,做東也有了請客的含義。到了現代,「東道主」在中國文化中更逐漸通用於國際交往,特別是國際體育賽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