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遇見天香國色的美女,我們可以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因為這二組成語,正正描述古代四大美人,又或可說成「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元·無名氏《連環計》三折:「我看這女子,生的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好女子也呵!」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四四回:「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女子叫西施,五官端正,相貌宜人。西施在河邊浣紗,清澈的河水映照她美麗的身影,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泳,漸漸地沉到河底。此為之「沉魚」。

  漢元帝期間,為安撫經常襲擊的北匈奴,遂選時為宮女的王昭君嫁至塞外。昭君在前往匈奴的途中,想起自己將遠離故土,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悅耳的琴聲,看到如此美麗的女子,竟忘記了搧動翅膀,墜落地下。此為之「落雁」。

  東漢末年,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姬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浮雲蓋著明月。自此,王允誇讚貂蟬的漂亮時,會說月亮見到貂蟬,也趕緊藏到雲彩後面去。此乃「閉月」。

  唐朝開元年間,美女楊玉環被選進宮中,起初並未受寵。一天,玉環在花園賞花散心,看見漂亮的花兒盛放,心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便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甚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

  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一宮女看見,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害羞得低了頭。其實楊玉環摸的是含羞草呢!此乃「羞花」。

  這古代四大美人的傳說,就剛好對應出「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這句說話。

守得雲開見月明

  「守得雲開」是堅持和默默守候的等待,代表一種堅持和永不放棄、積極樂觀的精神,堅持到雲散的人,才能「見月明」。比喻人們只要堅持到底,希望就會出現。這和「撥開雲霧見青天」基本同出一轍。

  例如在戰亂期間,不少百姓飽受折磨,家人流離失所,但守得雲開見月明,戰禍終會有結束的一天。若不忍耐、若不等待,不會有「見月明」的一天,所以正面積極的堅持態度是不可缺少的。

  此話出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全文如下: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理想現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誰無暴風勁雨時...

窮不與富鬥 民不與官爭

  「窮與富」、「民與官」都是相對的階級,在古代封建社會,由於二個階級勢力懸殊,如果相爭,可以說是不自量力,失敗機會很大,所以既然鬥不過對方,就避開對方,免得損人又損財。

  原句來自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回:「自古道: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鬥。況在途路之中,眾人隻得隱忍,自行收拾。」

  舊中國封建時代,是一個階級觀念很重的社會。富人有的是本錢,你與人鬥、講不清是非,就打官司上衙門告狀,但人家是富人,有的是錢財,而官員大半是貪官,所以吃虧的多數是窮人。

  平民百姓與...

狀元及第粥

  狀元及第粥是粵式粥點,粥底幼滑,材料以豬內臟如豬心、豬潤和豬腸粉為主。再冠以「狀元及第」之名,是廣東著名粥品之一。

  狀元及第粥的名字由來眾說紛陳,最廣為相傳的,乃來自明朝廣東第一狀元倫文敘的故事。

  倫文敘自幼家貧,家中以賣菜維生。他每天都會挑着擔挑,把菜拿到市場售賣。鄰檔的粥販欣賞倫文敘的行徑及才華,每天中午以買菜為名,著倫文敘送一擔菜到粥檔,然後以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等生滾白粥招待他。

  倫文敘雖家貧但勤...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精心誠意所打動,最堅硬的石頭,即金石,也為之打開,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甚麼難題也能解決。

  例如傷健運動員蘇樺偉於1996至2004年傷殘人士奧運會連續三屆奪得冠軍,但2008年北京殘奧運動會100米賽事中,蘇樺偉只奪得銅牌,心理質素大受影響,但他立時調節自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後在200米賽事奪冠而回。

  蘇樺偉專心致志扭轉局面,跟這話的典故一脈相承。

  西漢時期,名將李廣有...

相關標籤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連發生,廣東俗語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形容詞原來有一個典故的。

  這句話見於馮夢龍《醒世恆言》:「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意思是屋頂已經破掉,偏偏遇上連日下雨,夜晚還下個不停;此外,船隻已經較預定的航行時間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風,令航行變得更慢。真是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