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及第粥

  狀元及第粥是粵式粥點,粥底幼滑,材料以豬內臟如豬心、豬潤和豬腸粉為主。再冠以「狀元及第」之名,是廣東著名粥品之一。

  狀元及第粥的名字由來眾說紛陳,最廣為相傳的,乃來自明朝廣東第一狀元倫文敘的故事。

  倫文敘自幼家貧,家中以賣菜維生。他每天都會挑着擔挑,把菜拿到市場售賣。鄰檔的粥販欣賞倫文敘的行徑及才華,每天中午以買菜為名,著倫文敘送一擔菜到粥檔,然後以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等生滾白粥招待他。

  倫文敘雖家貧但勤力讀書,加上頭腦古靈精怪,故有「神童」及「鬼才」之稱,後得一官員賞識,資助他上京赴考,後高中狀元,仍念念不忘粥販贈粥之恩,重回舊地吃了一碗當年粥販給他熬的那種粥。由於此粥無名,倫狀元為其題名「及第」,並書一匾。「狀元及第粥」之名,便由此傳遍廣州。另一說法是豬內臟又稱「雜底」,美其名為「及第」。

窮不與富鬥 民不與官爭

  「窮與富」、「民與官」都是相對的階級,在古代封建社會,由於二個階級勢力懸殊,如果相爭,可以說是不自量力,失敗機會很大,所以既然鬥不過對方,就避開對方,免得損人又損財。

  原句來自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回:「自古道: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鬥。況在途路之中,眾人隻得隱忍,自行收拾。」

  舊中國封建時代,是一個階級觀念很重的社會。富人有的是本錢,你與人鬥、講不清是非,就打官司上衙門告狀,但人家是富人,有的是錢財,而官員大半是貪官,所以吃虧的多數是窮人。

  平民百姓與...

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遇見天香國色的美女,我們可以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因為這二組成語,正正描述古代四大美人,又或可說成「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元·無名氏《連環計》三折:「我看這女子,生的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好女子也呵!」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四四回:「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女子叫西施,五官端正,相貌宜人。西施在河邊浣紗,清澈的河水映照她美麗的身影...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精心誠意所打動,最堅硬的石頭,即金石,也為之打開,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甚麼難題也能解決。

  例如傷健運動員蘇樺偉於1996至2004年傷殘人士奧運會連續三屆奪得冠軍,但2008年北京殘奧運動會100米賽事中,蘇樺偉只奪得銅牌,心理質素大受影響,但他立時調節自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後在200米賽事奪冠而回。

  蘇樺偉專心致志扭轉局面,跟這話的典故一脈相承。

  西漢時期,名將李廣有...

糟糠之妻不可棄

  這句話原文來自《後漢書·宋弘傳》:「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指窮人用來充飢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下堂指從家中攆走,引伸為應愛惜曾共患難的妻子,不可隨便拋棄。

  典故源自東漢時期光武帝姐姐湖陽公主尋夫的故事。話說湖陽公主當時喪夫不久,光武帝和她一起評論朝中大臣,從而觀察她的心意。公主說:「宋弘的威儀容貌、品德器量,朝中之臣沒有人能及他。」光武帝於是就給湖陽公主想了一個點子,測試宋弘的心意。

  光武帝引見宋弘,並讓公主坐在屏風後面,光武帝問宋弘:一向以來,...

相關標籤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連發生,廣東俗語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形容詞原來有一個典故的。

  這句話見於馮夢龍《醒世恆言》:「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意思是屋頂已經破掉,偏偏遇上連日下雨,夜晚還下個不停;此外,船隻已經較預定的航行時間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風,令航行變得更慢。真是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