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堅固青磚撑起千年建築 拆解古建磚發展歷史及技藝

編輯︰豆子
撰文︰禾末

  和泥、來回運輸磚坯、出爐磚塊等,長時間跟泥土打交道的工作,是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鎮古建磚廠工人的日常。這座古建磚廠的前身是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的古磚窯,一直遵循傳統手工制磚工藝流程,製作出我們常說的青磚,成品色澤青藍,古色古香。時至今日這裏出品的古建磚,仍有價有市,為國內建築及保育工程作出重大貢獻。

建築學問:為何古建磚等於青磚的代名詞?

河北任丘市出岸鎮古建磚廠內工人們在窯內好不忙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談起中國古建築,我們會聯想到長城、大雁塔還有江南民宅等等。這些建築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它們都是由青磚建造而成。

  青磚是古建築主要建材之一,它的普及沿用可以說是由秦代開始,所謂「秦磚漢瓦」,這個朝代的青磚亦是中國史上古建磚建築裝飾最輝煌時期。秦始皇修築長城,就使用了大量青磚,工程規模之大,舉世罕見。

  秦磚質地堅硬,也被稱為「鉛磚」,有畫像磚、長方形磚、空心磚等等款式。秦都咸陽宮殿建築遺址、陝西臨潼、風翔等地,曾出土了不少秦代畫像磚和鋪地青磚,除鋪地青磚為素面外,大多數磚面飾有太陽紋、米格紋、小方格紋、平行線紋等;用作踏步或砌於壁面的長方形空心磚,磚面或模印幾何形花紋,或陰線刻劃龍紋、鳳紋,也有模印射獵、宴客等場面。

  也有說法指出,秦朝推崇水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水德尚黑,因此秦朝推崇黑色,在建築上大量使用青磚。以「秦磚漢瓦」及木結構為主的完整古建築結構體系,在西漢時期形成。青磚的穩重、莊嚴,正符合中國古代主流的儒家審美觀,因此古建磚在多個朝代都被廣泛應用。 

  延伸閱讀:廣州嶺南印象園 「凸」字形屋頂背後蘊藏的嶺南文化

古建磚作為古建築主要的建築材料之一,在中國有悠久的燒制歷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建築學問:古建磚要如何煉成?

  事實上,近現代使用的紅磚跟古代青磚所用的原料和工藝是基本相同的,都是由黏土、葉岩等原料粉碎後混合經過高溫燒製而成。唯一不同的是,青磚的燒製比紅磚多一道工序:磚頭燒製好後,不急於拿出來冷卻,而是要在磚窯中添入煤炭密封一天,慢慢澆5至7天水,使磚頭中的鐵不完全氧化,令磚頭呈現青色。這些工序亦提升了古建磚的硬度跟強度,令其更具耐水、抗凍及抗風能力,經得起千年風雨考驗。

  古建磚製作工藝複雜,需要人手操作,製作可能耗費數年之久,難以實現機械化生產。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鎮有一座古建磚廠,就是現在不多的、以傳統工藝手工燒製古建磚的地方。

  它的前身是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的一座古磚窯,这裏的工人,堅守着傳統工序:每塊青磚都要經歷取土、晾曬、制坯、裝窯、出窯等等。由於年輕人大多都不願接手這些繁重的勞動工作,古建磚廠內的工人平均年齡達60歲左右,而未經燒制、帶着水分的古建磚泥塊重達60、70斤,工人們要搬運這些泥塊,都是非一般的吃力。

  延伸閱讀:上海豫園九曲橋 木橋變水泥橋見證歷史

長期在戶外工作,運送古磚塊,工人肩膀上的毛巾都被汗水浸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爐古建磚,可能只有兩、三千塊成品,但製作需要很長時間。單是泥土的晾曬、風化步驟就需要用上5、6年時間。及後將磚塊放到窯內燒製,又要一個多月。期間,工人們要守在窯爐邊,每隔一段時間就為窯爐加炭,保持燒製溫度;而窯內的溫度平均達到1,000℃,工人們需要「全副武裝」,防止被高溫灼傷。每一爐磚,都來之不易,彌足珍貴。

  靠着工匠們的不懈堅持,這家位於小村落裏的古建磚廠,逐漸打響了名氣,所生產的青磚、琉璃、仿古建築裝飾物等產品得到博物館等青睞,先後用於故宮、天壇、頤和園等古建築的修繕工程。38年來,他們的磚廠已為故宮燒製了過百萬塊青磚。2012年,古建青磚製作技藝入選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希望這門古老工藝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中國6大斜塔 見證歷史及前人建築智慧

西安城牆|發展與保育 古今風貌並存

西安城牆|戰爭與和平 千年歷史見證

中秋習俗|源於保衛家園?江西「燒塔」愈燒愈發

中秋習俗|今年你賞燈了嗎?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