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傳奇巨星李小龍 功夫電影宏揚中國文化

撰文︰黃皓頤

   他既是全球華人甚至外國人都認識的武打明星,也是一位武術家、截拳道創始人;他的名字是李小龍。48年前今日(7月20日),32歲的李小龍正當事業和人生都走向高峰,卻突然英年早逝,令無數人感到錯愕、痛心,也難以置信。

李小龍美國傳授中國武術 讓外國人認識中華文化

李小龍不單拳腳了得,大家一定記得其標誌性兵器雙節棍,同樣造詣一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66年,身在美國的李小龍參與電視劇《青蜂俠》的演出,飾演青蜂的助手加藤。圖為他於《青蜂俠》的劇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70年,李小龍與母親何愛瑜(何柏蓉)和兒子李國豪在美國洛杉磯合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李小龍的父親是粵劇演員李海泉,因緣際會下,李小龍曾當過童星,拍過20部套香港電影。13歲時,他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18歲到美國留學,並開設武館開班授徒,傳授中國武術,之後創立截拳道。那段期間,李小龍在美國一邊專心研究武術,一邊有機會參與電視劇《青蜂俠》的演出,從中努力改變中國人在美國電影、外國人心中的形象。

  當時,李小龍這位醉心功夫的年輕武術家,想令中國武術在海外傳揚開去,並透過武術令海外華人和外國人也認識到傳統的中華文化。

  延伸閱讀:琴聲征服世界 馬友友:中國文化是我生命一部分

李小龍返港拍電影 傳揚中國人自強信息

《死亡遊戲》是李小龍未完成的遺作,他身穿黃色連身戰衣演出,之後不少電影也參考了「黃色戰衣」設計戲服,例如《標殺令》(2003年)女主角的黃色戰衣,就是向李小龍致敬。(圖片來源:Getty)

  1970年代初,李小龍在嘉禾電影公司邀請下返港發展,藉着其主演的功夫電影,宏揚中國傳統文化。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和遺作《死亡遊戲》,當中都着重武者的武德,講求正義、公平、公道,愛國愛民,崇德尚武,發揚中華民族精神,傳遞了中國人自強不息的重要信息。

  片中,李小龍扮演的角色,都是一身武藝、伸張正義的小人物,要對付的是欺負善良中國人的外國勢力。好像他在《精武門》飾演的陳真,跟當時侵華的日本人在道場對戰,或《猛龍過江》中的唐龍,與美國空手道高手(羅禮士飾)在羅馬鬥獸場的對決,皆想表現出中國人並不是東亞病夫,挽回民族自信和自尊。

電影《猛龍過江》中,李小龍跟美國武術家羅禮士在羅馬鬥獸場的對決,飾演唐龍的李小龍以截拳與扮演空手道冠軍羅禮士作生死戰,雙方將自家本領發揮出來,最後羅禮士被打死。李小龍將外衣蓋在對方身上,這是對武者的一份尊重。《猛龍過江》於1972年在香港上映,票房達530萬,創造了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圖片來源:Getty)

  延伸閱讀:桌球觸發靈感 貝聿銘從中國文化領略天人合一建築觀

李小龍帶起中國武術熱潮 吸引外國人認識中國文化

2013 年 7 月 20 日,粉絲們聚集在尖沙咀星光大道的李小龍銅像周圍,一起紀念李小龍逝世 40 周年。(圖片來源:AP)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逝世,但他的影響力是無遠弗屆,到達全世界。

  70、80年代,在中國內地以至全世界,都因為他的功夫帶起了中國武術熱潮,至今一直歷久不衰。李小龍的武術和功夫電影,也吸引了無數華人和外國人接觸和了解中國文化,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

  延伸閱讀:李安揚威20年 《臥虎藏龍》解讀中國情懷

 

首席槍彈痕迹鑒定專家 崔道植「看痕知槍 觀彈識人」

七一勳章|國歌音符的延續 呂其明一生融入《紅旗頌》

七一勳章|演藝界唯一獲得者藍天野:從地下黨員到話劇演員

女扮男裝從軍5年 現代花木蘭郭俊卿成戰鬥英雄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