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8/06/2021
郎朗,當代中國最負盛名的音樂家。2003年,郎朗21歲第一次有機會在全球最著名卡內基音樂廳獨奏,這是對他音樂造詣的肯定。他決定加入國樂,希望外國觀眾也有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
郎朗自小顯露才華 父母節衣縮食栽培
那晚在卡內基音樂廳,他彈了蕭邦和李斯特的樂曲後,突然邀請父親上台合奏,觀眾起哄。他和父親合奏一首《賽馬》,那是鋼琴與二胡的有趣結合,觀眾聽得如癡如狂,反應異常熱烈⋯⋯父親之後,興奮得好幾天睡不著覺。
也難怪,郎朗父親郎國任為郎朗付出很多,過去的艱難歲月,他們都是父子一起努力⋯⋯更重要的是,其他人不看好郞朗,但父親相信他會成功。
郎朗童年生活在中國東北瀋陽,小時候已經很喜歡鋼琴,每天練琴6小時。母親敎他看譜讀譜,在文工團拉二胡的父親則敎他控制琴鍵。他開始彈的是又大又笨重的大陸製鋼琴,造工粗劣,但那已是他們力所能及了。
後來,父母節衣縮食,買了一台好一點的瑞典鋼琴,怎知,郎朗彈柴可夫斯基時,竟弄斷了一半的弦。就在這個時候,父母和老師發覺,這一台鋼琴,與及家鄉東北,都不足以讓這個小孩子發揮了。那一年他才8歲。
他父親心想「要成為眞正音樂家,就必須搬到中國文化之都」。父親拉二胡,十分明白要當音樂家十分困難。在中國有好幾百萬人學鋼琴,每個人都認定自己天才橫溢,想出人頭地。
郎朗父親說:要成功,這需要一運氣。不過,如果不努力,運氣絕不會來。但他不忘教導兒子,音樂終歸是音樂,是為了令人快樂而存在的。
父親為了陪郎朗搬到北京,不得不辭掉了二胡樂師工作;母親則留在瀋陽,繼續在科研單位上班,照料他們生計。
於是兩父子踏上旅途,去北京⋯⋯
郎朗為學琴離開母親 郎國任父兼母職
那時候,為了闖天下而搬家可是大事。初抵北京,他們一下子變成異鄉人,他們帶着古怪的北方口音,錢只夠租一間沒有暖氣的公寓,五戶人家共用一個浴室。
郎朗父親打掃煮飯,又要照料他,住的地方離學校很遠,即使搭公車也嫌太貴,於是父親每天騎自行車載他上學,單程就要花上一個半小時。郎朗說那時候很重,比長大後重多了。
冬天來到,父親仍舊每天接載郎朗,冰天雪地下,可以想像那是什麼情景!在許多個嚴寒冷夜,郎朗練琴時他父親會先躺在床上幫他溫被,好讓他累了可以立刻休息。
那段日子郎朗過得很不好,不是因為生活艱難還是什麼,而是他在北京跟的音學老師不喜歡他,常常對他說「你沒有才華,永遠無法成爲鋼琴家。」一天,她竟然開除了郎朗。那時候,郎朗剛剛9歲,突然受到這麼大打擊,便決定不再當什麼鋼琴家了。
他要回家找媽媽,接下來兩個星期,他沒有碰鋼琴。他父親似乎心有所想,沒有催促他,只是等待。一天,學校老師要他彈一些假日的歌曲,他並不願意,但手指一接觸到琴鍵,突然有一種十分奇妙的感覺,他要向別人證明,他是有才華的。
那天回家,他告訴父親他等了很久的話,說要換一個音樂老師學琴。從此以後,一切都改變了。
郎朗赴美求學 走上世界舞台
他開始贏得比賽,但家裏仍然缺錢。1994年,他十二歲,想去德國艾特林根參加國際青年鋼琴家比賽。他父親問人借了5萬元人民幣做旅費。比賽結束,當主辦單位宣佈郎朗獲勝時,他父親淚水滾滾而下。後來郎朗看到報道,才知道父親承受多大壓力,幸好獎金讓他們有錢還債了。
要成為世界級音樂家,父親和他都知道不能永遠留在中國大陸,他必須走上世界級舞台。於是,1997年他們再度搬家,去美國費城科蒂斯音樂學院就讀。那時候,他們經濟環境略有改善,學校既提供住宿,還借他一台史坦威鋼琴。郎朗憶述說會在晚上偸偸溜到客廳,撫摸琴鍵。
去到美國,他決心揚名立萬。但幾位新鋼琴老師都不約而同地提醒他,要學習的事情還多着呢。他花了兩年時間苦練,運氣終於在1999年找上門來。當時芝加哥交響樂團聽過他演奏後很欣賞,不過樂團表演早作安排。郎朗心想,或許幾年後他可以加入吧。
郎朗與父合奏 報答父親栽培
怎知第二天,他接到一通電話。鋼琴家安德列.瓦茨原本要在芝加哥「世紀慶典音樂會」上演奏,不巧生病了,郎朗獲邀代替他。對郎朗來說,那是千載難得的機會。小提琴家以撒.斯特恩介紹他出場,他彈奏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從頭到尾,他父親都張着嘴巴傾聽。
音樂會結束後有個慶祝一會。大家要求他演奏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他一直彈到凌晨三點。有些什麼事情發生了。果然,他開始獲得許多演奏機會,包括林肯中心、卡內基音樂廳。但他父親還是不斷提醒他「要多練習!」
到美國後,郎朗父親對他放輕鬆了。郎朗住在北京時很胖,因為父親總要他多吃,但自己卻很痩。在美國郞朗愈來愈瘦,父親則長胖。郎朗知道父親為他做了許多,所以很希望為他做點特別的事。
2003年在卡內基音樂廳和父親合奏《賽馬》,就是報答父親,亦令他記起在北京寒冷歲月,他們父子一起努力,從那裏走到一個幸運之神眷顧,讓他發光發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