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煲

  字花在上世紀50至60年代的香港非常流行。這種「估中有奬」的玩意,由字花廠從36款的圖案中,抽出一款放在砂煲中。開彩時,便會把砂煲打爆,取出字花,這是「爆煲」的由來。

   「爆煲」是流行的廣東話俗語,常見有銀行爆煲、股市爆煲、樓市爆煲、壓力爆煲等等。存在已久的問題一直被隱藏或忽視,到了某個臨界點,再也沒法遮掩,問題要顯露出來了,就是「爆煲」在現代的意思。

   有說「爆煲」亦有泄露秘密的意思,但恐怕這並非現今香港人常用的。秘密也有好壞之分,而「爆煲」指的都是壞事情。

   其源來也是與字花廠有關,話說由於字花廠為了保存風聲﹐在開彩前,負責把字花放進砂煲的人,要留在上了鎖的房間,以表示字花廠沒有造假。不過,當時更普遍的是,字花廠為免有人估中,都各出其謀「造馬」,結果不少人因為賭輸字花而輸掉身家。

貓哭老鼠假慈悲

  「貓哭老鼠假慈悲」大家聽得多,原來前面還有一句「鴨見礱糠空歡喜」,上下兩句相映成趣。

  翟灝是清乾隆時期的一名進士,收集和編製民間的方言和俗語,著作《通俗編·俚語對句》就載有「鴨見礱糠空歡喜,貓哭老鼠假慈悲」。

  礱糠是稻谷經過礱磨脫下的殼,鴨子看見的只是殼,吃不得,當然空歡喜一場;貓捉老鼠,又豈會為老鼠而傷心落淚?恐怕只是假裝傷心,裝作慈悲而已。

  流傳至今,「鴨見礱糠空歡喜」已...

上好沉香當爛柴

  愛好粵劇的朋友對南音講唱的表演方式並不陌生。古南音曲有不少有趣的故事,有着諷刺意味,聽來令人心領神會!

  有名的《男燒衣》記述一位男士因所喜歡的青樓女子離世而感到悲傷,「可恨當初我唔好…….免得你在青樓多苦挨,咁好沉香當作爛柴」﹐男士悲痛該青樓女子受了很多苦,猶如上好珍貴的沉香,被看作毫無價值的爛柴一樣。

  但一轉過頭,當旁人說會介紹另一位女子給他認識,那名男士又變得開心了。故事頗為諷刺。

  「上好...

捉到鹿唔識脫角

  這個導演重金禮聘奧斯卡出爐影帝拍攝電影新作,但這名陽剛氣十足、身型魁梧的影帝卻要飾演一名文弱書生的角色,說服力欠奉,結果票房收入遜色,真是「捉到鹿唔識脫角」。錯失大好良機,便是「捉到鹿唔識脫角」的意思。

  鹿茸是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帶有密生茸毛的幼角,是名貴中藥。雄鹿在生長至3歲時便可以取茸角,若錯過了日子,鹿茸會鈣化成鹿角,價值會大幅降低。

  「捉到鹿唔識脫角」在中醫學的角度,應該還包括不懂得在未骨化前拿取鹿的幼角,浪費取得珍貴中藥的機會。

  也有人說「捉到鹿,要識脫角」,意思正好相反,...

賣大飽

  「賣大飽」,很多人以為是「賣大包」,一個大包,大大個好吃又能果腹,好得「好飽」。

  「賣大飽」的意思很容易明白。有說茶樓點心中以大飽最飽肚,傳統以雞肉、义燒和鴨蛋做饀,一個大飽比手掌還要大,而且價錢合理,深受茶客歡迎。於是廣東話俗語亦以「賣大飽」來比喻價廉物美,或商家不惜蝕本推出貨品或服務。

  不過,要追溯其出處,可參考專家吳昊的《飲食香江》。

  話說上世紀20年代廣州有一家叫...

相關標籤

生骨大頭菜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形容寵過了頭的孩子,叫作「生骨大頭菜」。為甚麼?

  原來是和大頭菜的生長有關。

  大頭菜即是大頭沖菜,是廣東一帶的傳統風味名菜,這種菜通常會被人取出莖部作醃製鹹菜之用,蒸肉餅、蒸魚都會用到。但如果大頭菜種得不好的話,菜中的纖維便會又粗又硬,吃菜時便會弄得滿口是渣,就想像有骨頭一樣,難以下嚥。

  農民會以「種壞」來形容這種不好的大頭菜,而「種壞」又...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下兩句是甚麼?

  踏入春天,想起一首好玩的打油詩《四時不讀書樂》,雖然出處不詳,但絕對是經得起時代考驗。

  上世紀30年代,林語堂先生在一次題為《論讀書》的演講中已引用過,到今時今日這首打油詩依然瑯瑯上口,可見它確實道出莘莘學子的心聲。

  《四時不讀書樂》首兩句「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下兩句是什麼呢?原來流傳着很多版本,包括「秋高氣爽正好耍,嚴冬難耐望來年」,以及「秋有蚊...

春風風人 夏雨雨人

   「春風風人」意思是像春風一樣地吹拂着人,「夏雨雨人」就是像夏雨一樣滋潤着人。這句話看似形容天氣,實際並不是。

  這兩句話出自西漢劉向《說苑 · 貴德篇》,全句是「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這句話並不是形容天氣,而且形容及時給予他人幫助。背後故事還與齊國相國管仲有關。

  春秋時期,梁國相國孟簡子因罪逃到齊國,齊國相國管仲親自出來迎接。管仲知道孟簡子原有門客三千,現在卻只有三個跟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