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編輯︰許可

  新中國成立75載,風雨兼程,滄桑巨變。「非凡75年」系列專題,梳理中國在科技、政經、文體、環保4大領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突破和發展。

  本文是科技篇第1篇文章,帶你了解新中國75年的基建發展和重點工程,看「基建狂魔」如何煉成。

 

非凡75年|「開山之作」成渝鐵路

  基礎設施建設(基建)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撑,對任何國家都至關重要。

  新中國在成立之初貧窮落後,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偌大的國土上能跑車公路只有3萬多公里,能通車鐵路僅2萬公里,其他諸如供水、供電、通信、能源設施也是千瘡百孔。

1950年,戰士們正在修建成渝鐵路的路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礙於財政等現實,那時當局能投入的資金有限,中國基建在很長一段時間只能緩步前行,發展速度與現在的「基建狂魔」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建國初期的二、三十年間,中國仍有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基建工程。例如1950年動工、連接四川成都和重慶的成渝鐵路,便是新中國重要基建的「開山之作」,此後中國又陸續建成蘭新(甘肅蘭州至新疆烏魯木齊)、成昆(四川成都至雲南昆明)等鐵路幹線。

成渝鐵路於1950年6月15日,亦即新中國成立後8個月動工,至1952年7月1日全線通車(小圖)。隨着高鐵不斷建設,成渝鐵路目前已轉為貨運為主。(網上圖片)

  而外國專家認為「不可能」的江蘇南京長江大橋,靠着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在1968年通車,被形容為「爭氣橋」。

  在此之前,新中國修建了湖北武漢長江大橋,該橋是「長江第一橋」,但是在蘇聯專家協助下完成的。

  延伸閱讀:從0座到200座 「長江大橋」見證中國建造非凡實力

非凡75年|劃時代的滬嘉高速公路

  上世紀50年代,中國還在極艱巨環境中修築了康藏(川藏)、青藏等進藏公路。佔中國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西藏,以往沒有半條公路,運輸全靠人背馬馱。

1954年12月25日,康藏(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同日通車,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通車儀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7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此際經濟發展成為重點,當局漸漸加大投資力度,基建走向現代化。

  這時期一個常被人們提起的工程,是1988年通車、連接上海市區至嘉定的滬嘉高速公路。它雖然只有短短18.5公里,比香港的屯門公路還要短一些,卻是中國大陸第一條通車的高速公路,具劃時代意義。

滬嘉高速公路1988年通車,從圖片可見,其初期的交通並不繁忙,公路兩旁很多地方亦未發展。(網上圖片)

非凡75年|三峽工程防洪又發電

  到1990年代,中國基建加速。交通方面,全長2,300多公里,貫穿中國南北,連接首都北京和香港九龍的京九鐵路,經過3年施工後於1996年通車,迎接香港回歸。

  它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線路最長幹線鐵路,也是同期中國的第二大基建項目。

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由北京始發的首班列車,從站台開出,前往香港。(圖片來源:AP)

  1990年代至21世紀初開工和啟用交通基建,還有遼寧的瀋陽至大連高速公路(中國首條動工高速公路,但比滬嘉高速晚通車)、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的新白雲國際機場等;根據2023年的數據,中國最繁忙、旅客吞吐量最大的兩個機場,正是浦東和新白雲。

2011年8月,湖北宜昌市三斗坪,建設中的三峽大壩。(圖片來源:AP)

  剛才提到京九鐵路是中國當時第二大基建,那第一大又是甚麼?答案是長江上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

  三峽工程包括湖北宜昌境內一座長3,035米、高185米大壩,以及配套的水電站、船閘等設施,於1994年動工,2003年逐步投入營運。如今,它除發揮重要防洪、通航等功能,更是世界最大水力發電站,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

三峽工程除了發電,最大效益便是防洪,它令長江中下游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踏入新世紀,隨着經濟、科技實力不斷提升,中國基建也進入「大爆發」階段,動工和啟用的項目更多是「超級工程」級別。

  延伸閱讀:16萬公里|中國高速公路長度冠全球 可繞地球4圈

非凡75年|南水北調1.76億人受惠

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和中線已經通水,圖為中線工程的河南南陽方城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例如改變中國北方水源短缺局面的「南水北調」,便是至今世界上規劃最大的調水工程,單是已於2013、2014年通水的東線和中線,輸水線路已長達2,600多公里。

  根據官方資料,至2024年初,「南水北調」已把來自長江和長江支流的700億立方米水,送到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受惠人口達到1.76億之多,大約佔全國八分之一。

2019年,新疆阿克蘇正開發的一口位於天山腳下庫車山前的天然氣井,預測井深將超過6,000米,這也是西氣東輸工程一部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西氣東輸」工程,一至三號線管道總長超過2萬公里,2003年起,產自西部的天然氣源源不斷經此輸送到能源緊缺的沿海地區,香港發電廠現在也用上「西氣東輸」的氣源。

  與此同時,中國西部的四川、雲南、山西等地,水電或煤炭資源豐,這些省區生產的電力,經由「西電東送」的超過2萬公里高壓輸電通道,供應到沿海地區,緩解這些經濟發達區域的電力不足窘境。

  順便一提,位於四川和雲南交界、金沙江(長江上游)的白鶴灘水電站,於2022年全面投產。該水電站年均發電量超過600億千瓦時,是僅次於三峽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也是「西電東送」的關鍵設施。

非凡75年|4.5萬公里高鐵 世界第一

  中國新世紀投入使用的世界級基建,還有2006年通車的青藏鐵路青海格爾木至西藏拉薩段。

青藏鐵路列車經過青海省五道梁,附近可見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野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段1,100公里長的鐵路經過大片高原凍土區,平均海拔逾4,000米,更要翻越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工程浩大;唐古拉山口是世界鐵路的最高點。

  在青藏鐵路通車後兩年,也就是2008年,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鐵路(高鐵)──京津城際鐵路通車。此後中國高鐵吸引外國技術,然後消化、創新,並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

中國高鐵里程達到4.5萬公里,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總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至2024年初,中國鐵路里程達到15.9萬里,當中高鐵里程有4.5萬公里,超過環繞地球一圈的長度,穩居世界第一,甚至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總和。

  目前中國50萬人口以上城市超過90%已通高鐵;高鐵成為多數人出門遠行的首選交通工具。

  延伸閱讀:高鐵迷思之一|高鐵和動車有分別嗎?

非凡75年|港珠澳大橋跨越珠江口

  中國大力發展高鐵之同時,高速公路網亦以驚人速度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底中國公路里程有535.48公里,是1949年的170多倍,當中的高速公路由1988年以前的零,增加至約17萬公里,里程同樣是世界第一。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建成後大幅縮短了來往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交通時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伴隨着鐵路和公路建設,中國人建造了眾多大橋和隧道,它們的設計及施工難度已比當年「爭氣橋」高出不知多少個量級。

  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連接香港、澳門和廣東珠海的港珠澳大橋;該橋跨越珠江口,全長55公里,有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世界最長沉管隧道等名銜。

  另外,全球最高大橋的前100位,超過七成在中國,而且盡佔前列位置。

北盤江第一橋,橋面到谷底的垂直高度達565米,相當於200層樓高。(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說世界最高橋樑,很多人知道是雲南宣威和貴州六盤水交界處的北盤江大橋,它的橋面高度565.4米。

  惟這紀錄2025年將被貴州花江峽谷大橋的625米打破,而預計2030年建成的川藏鐵路怒江大橋,橋面高度更達到700米,相當於230層樓的高度。

非凡75年|「史詩級」川藏鐵路正在興建

  事實上,川藏鐵路不單有最高怒江大橋,還有超過42公里長的易貢隧道;這條隧道建成後會成為中國最長鐵路隧道。

「十四五規劃」特別提到的川藏鐵路,預計2032年全線貫通,屆時由成都到拉薩全程只需10小時。圖為率先通車的林芝段,技術人員為電網作精細調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被形容為「史詩級」的川藏鐵路,全長近2,000公里,穿越橫斷山脈,翻過眾多大山大河,從四川盆地走上青藏高原,工程難度遠超青藏鐵路,舉世無雙。它於2012年起分段動工,拉林段(拉薩至林芝段)等已通車,預計2032年全線貫通,大家翹首以待。

  其實中國近年重大基建還遠不止這些,交通方面的有北京大興機場、廣東深圳至中山的深中通道,通信方面的龐大5G網絡,還有南海島礁填海造陸等等都是例子。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基建施工速度快、質量高,幾乎無人能及。

  近年人們常用「基建狂魔」來形容中國,這話正反映了中國的超凡基建實力。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非凡75年·政經篇|中國的脫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