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6/03/2021
1984年鄧小平南巡,檢視改革開放的成果。當時4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及廈門已見初步成果,他知道改革開放步伐應該加快。但下一步如何走?此時,鄧小平的目光落在中國地圖最南端......
海南資源豐沛 成經濟特區選址
30多年前同樣是3月(1988年3月),第7屆全國人大在北京召開,當年最矚目的消息之一,是國務院把海南行政區升格為海南省,成為全國第5個經濟特區,也是最大的一個經濟特區,進一步落實改革開放。
此前幾個月,鄧小平會見南斯拉夫政治人物斯特凡.科羅舍茨時,首次向世界透露在海南建經濟特區的設想:「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特區,這就是海南島經濟特區。海南島和台灣的面積差不多,那裏有許多資源,有富鐵礦,有石油天然氣,還有橡膠和別的熱帶亞熱帶作物。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幾個月後,海南經濟特區的提案獲得國務院通過。
延伸閱讀:經濟特區起動40年 GDP急升2000倍
「我們還要開發海南島,如果能把海南島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那就是很大的勝利。」──鄧小平
80年代後期,世界產業結構出現巨大調整,發達國家把勞動密集的產業,轉移到工資成本低廉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乘著環球資本局勢變化,加快改革開放,在上海、天津、大連等多個沿海城市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推動國內加工。當時國內流行一句經濟口號:「兩頭在外,大進大出」,意思是把原材料和產品銷售這兩端放在外國,目的是大力發展國內工業加工,以出口賺外匯。
經濟特區帶動國內外交流 推進改革開放
當時剛改革開放,國家處於新舊體制交替的十字路口,引入外資,不單是經濟考慮,也是意識形態的改變,由經濟帶動內外交流,克服官僚主義辦事效率低的弊端,加速社會改革開放。
海南,以最年輕省份、最大經濟特區的身份成為國家改革開放試點,探索「小政府、大社會」管理方針,成為國內第一個開放糧食價格、首個推出人民幣投資基金、率先實行省級統籌養老保險制度、讓外商承包整塊土地開發建設的地區。
30多年來,海南的GDP由建省前1987年的57億元,急增近100倍至去年(2020年)的5,532億元,由小漁村到大都會、經濟特區到自貿港,海南不單是國際旅遊城市,更是博鰲亞洲論壇、文昌航天城、超級醫院及生態園等多樣化產業的所在。海南的蛻變,折射改革開放成就,亦證國家飛躍。
延伸閱讀:中國首屆消費博覽 5月海口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