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何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盤點3大成就

編輯︰紀小廷

  新中國成立75載,風雨兼程,滄桑巨變。「非凡75年」系列專題,梳理中國在科技、政經、文體、環保4大領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突破和發展。

  本文是環保篇第1篇文章,帶你了解中國如何從碳排放大國變身「清潔能源冠軍」。

  缺油少氣的中國,多年來高度依賴煤電,是主要的碳排放大國;但如今,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成績斐然,國際能源署署長評價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清潔能源的冠軍。這個巨大的轉變背後,中國做了哪些努力?本文盤點3方面的成就。

非凡75年|成就1:建成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新中國成立初期,高度依賴煤電(或稱火電),發電量難以滿足經濟及民生需求,能源發展迫在眉睫,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大型工程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當中又以水電為典型。

  75年來,水電工程的發展有三大標誌性事件:

  1957年4月,中國首座獨立設計、自制設備、自行施工的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開始建造,為中國清潔能源的發展拉開序幕。

  2012年7月,世界第一大水電工程——三峽工程竣工,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奠定了中國的水電強國地位。

  2022年12月,世界第二大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其規模雖不及三峽,但技術卻進一步突破,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機組全部為「中國製造」,奠定了中國水電裝備技術的世界領先地位。

  延伸閱讀:世界第二大 白鶴灘水電站每年可減碳排放5100萬噸

白鶴灘水電站全部發電機組都啟用後,每年可少用煤近2,000萬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些年,滾滾長江之上,上遊(金沙江)矗立的四大工程——烏東德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與中遊兩大工程——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共同構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這條走廊跨越1,800公里,1滴水發6次電,平均每年可生產清潔電能約3,000億千瓦時,滿足超3億人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

  而水電只是中國清潔能源發展的其中一個範疇,位於青海的塔拉灘光伏發電站,面積接近一個新加坡;位於江蘇大豐的H8-2海上風電項目,距離岸邊最遠超過80千米;有「電力高速路」之稱的特高壓輸電線,目前超過30項……一座座大型工程,為新能源的生產和輸送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大力推行太陽能發電,光伏裝機規模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圖為位於江蘇淮安的光伏太陽能系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非凡75年|成就2:可再生能源裝機量超煤電

  傳統能源和清潔能源的發展此消彼長,新生力量何時能超過傳統霸主?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方面是裝機量,這是電站規模和電力生產能力的主要指標;第二個方面比較直觀,即是發電量。

  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力裝機主要是煤電,裝機容量小,而且不環保。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到了2023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量達到14.5億千瓦,相當於60多個三峽電站的總裝機,當中光伏太陽能和風電的貢獻最大,其次水電、生物質發電也取得了快速增長。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數字佔全國發電總裝機比重超過50%,不但位列全球第一,而且歷史性地超越火電,意味着從電源角度來看,中國能源結構轉型已經到達一個拐點。

河北邯鄲的太行山脈「種」上了電,荒山變成「太陽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那麼第二個方面發電量表現又如何?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每年的發電量約為43億千萬時,當中煤電佔絕對統治地位,極少部分則來自水電。

  再看2022年的數據,中國在該年的總體發電量為8.7萬億千瓦時,當中煤電佔比已經下降到58.4%,而新能源發電量(又稱非化石能源發電量)達到36.2%,即約3.15萬億千瓦時。

  有數據統計,這當於減少22.6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加之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為其他國家減排約5.73億噸二氧化碳,合計減排超28億噸,約佔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減排量的41%,從中可見發展清潔能源對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意義。

  根據十四五規劃的要求,到202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將達到3.3萬億千瓦時;又有機構預測,到2035年,中國新能源發電量將首次超過化石能源。

  從國家目標和業界預測可以看出,放眼未來,煤電將逐步從主力電源走向輔助電源,新能源的角色則愈來愈吃重,勢必會極大減少碳排放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延伸閱讀:海風送綠電 細數中國海上風力發電「三個最」

位於海南的風力發電場,風機矗立海岸線之上,葉片隨風旋轉,產生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非凡75年|成就3:新能源產品出口全球200多地

  除了自身發展,中國清潔能源的發展亦惠及全球。

  產品方面,中國持續推動技術創新,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分享高質量的清潔能源產品。以光伏產品為例,這個行業在中國剛興起時,原料、設備、市場都受制於人;10年時間,中國企業不斷改良多晶硅和硅片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性能,又積極發展國產設備,完善產業鏈,降低成本。如今,光伏產品已經與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一起,成為中國出口「新三樣」。

  據統計 ,國產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佔全球市場份額70%,相關產品已經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延伸閱讀:中國智能電站吸收「日月精華」 靠太陽月亮一齊發電?

浙江湖州一間企業的工人在趕制出口太陽能光伏組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投資方面,中國企業海外清潔能源投資遍布主要國家和地區,涵蓋風電、光伏發電、水電等主要領域。其中「走出去」最多的是水電領域,該領域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參與建設的海外水電站約320座,佔據海外70%以上的水電建設市場份額。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指出,過去10年間,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下降超過了60%和80%,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於中國創新、中國制造、中國工程。

中國在巴基斯坦承建的最大水電項目,結構複雜,施工難度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中國成立75周年,從昏暗的煤油燈到節能電燈,從濃煙滾滾的煤電廠到清潔美觀的風電場,從排放刺鼻尾氣的汽油車到新能源電車,一幕幕拉開中國能源的變革史。中國清潔能源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為世界提供環保經驗和範本。

(「當代中國」製圖)

  延伸閱讀:競逐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哪座城市脫穎而出?

非凡75年·文體篇|新中國體育75年 從零到4000個世界冠軍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自然保育的5個「第一次」

非凡75年·環保篇|5組數據解讀 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領先世界?

非凡75年·環保篇|盤點中國污染治理4大領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