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30/03/2024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600餘歲的故宮,為何能在歷經上百次地震後依然屹立不倒?那就不得不提到古人的匠心建築技藝——榫卯結構了。
我們的故宮|甚麽是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的發明可追溯至7,000年前,在長江下游生活的古人類河姆渡人。他們利用木材的柔韌性,通過木頭之間互相結合,承架起屋頂的重量,來搭建堅固的房屋。
在故宮,哪裏最能體現出榫卯結構的精妙?答案就是斗拱。
斗拱是中國傳統建築特有的承重結構,安放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應用構造精巧,通過逐層縱橫、交錯叠加的榫卯結構,能承載起紫禁城的飛檐高卷。
我們的故宮|斗拱如何製作?
斗拱是按照構件組合規律逐層安裝的,縱橫構建十字搭交節點刻十字卯口。
各層構件水平跌落時,由暗銷固定,這些橫縱構件既互相咬合又互相限制,能將大面積的重量攤分,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讓斗拱成為一個巧妙的力學構件,這便是榫卯結構的神奇之處。
斗拱到底要如何製作?
先從選料開始,用勒子在木料上刻畫出直線,再以中線為軸左右量度。墨斗彈線、竹筆截線,運用拉桿鑽、刨子、鑿子、扁鏟等傳統工具,分別進行鋸割、刨削、砍鑿等步驟。每個構件都離不開匠人精準至毫米級的測量。
正是這樣精確的尺寸計算,才使得宮殿在搭建過程中,額枋和檐柱能夠進行精密的榫卯配合,無需一根釘,便能達到穩固抗震的功能。
凸為榫,凹為卯,一榫一卯,看似簡單卻千變萬化,背後凝聚的正是中國人精良深厚的建築造詣。
延伸閲讀: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搭材作是甚麼?
延伸閲讀:不用一釘的神奇建築 這座風雨橋驚艷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