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舊照片 看回鄉過關歷史演變

撰文︰華思齊

  若非疫情,大概不少港人都已回鄉度歲。羅湖是其中一個香港人北上的熱門口岸,由昔日古舊的羅湖鐵路橋,到如今現代化的聯檢大樓,立於深圳河之上的羅湖橋,記載改革開放前後血濃於水的中港親情。

   曾經何時,返一趟鄉下過年相當折騰,由紅磡坐火車到羅湖就要兩個鐘頭,而且班次疏落,一天就那一兩班,過時過節才會增加班次。為求盡早回鄉,很多人天未光便摸黑到火車站。當年中國內地物資匱乏,港人回鄉總是大包小包,人多行李多,大汗疊細汗,不舒服的感覺可想而知。

  然而,最令人頭痛一幕,尚在後頭。

  那時國內一窮二白,港人回鄉,總會攜帶大量物資北上接濟親友,然而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帶返內地。當時的查驗規則,概括而言就是「10米布、3斤花生油、36件商品」,除了上述免稅品,其他東西要麼徵稅,要麼退回香港。

1960年代的羅湖火車站,穿著光鮮的旅客在月台候車,部分人以擔挑攜帶物資回鄉。(圖片來源:Getty)
1960年代的羅湖火車站,穿著光鮮的旅客在月台候車,部分人以擔挑攜帶物資回鄉。(圖片來源:Getty)
圖為1960年代的羅湖火車站(英段)的邊防通道。(網上圖片)
圖為1960年代的羅湖火車站(英段)的邊防通道。(網上圖片)

  1957年重建的羅湖橋(日本侵華期間被英軍炸毀),是中國對外的一扇重要窗口。昔日羅湖邊檢對入境內地物品有嚴格限制。據昔日關員引述,改革開放前,間諜活動猖獗,為免在行李中隨時撿出炸單,檢查棚外有個坑,發現爆炸品便直接扔進去。

  不過,大部分時間關員搜的都不是炸彈,而是反映兩地物質差異的經濟商品。

  由於搜查嚴格,盤問仔細,要通過邊防檢查,動輒花費三、四個鐘,物資愈多,盤問愈長,過程令人身震又心震。為了避過徵稅,很多人過關前,盡可能把最多的長褲外衣套上身,過關後把大汗淋漓的衣物脫下來,帶回鄉送給親友。

1970年代,人們在羅湖華段與英段的路軌之間徒步而行。(圖片來源:新華網)
1970年代,人們在羅湖華段與英段的路軌之間徒步而行。(圖片來源:新華網)
80年代羅湖火車站,頭戴草帽、身穿白汗衣的旅客以大包小包的紅白藍袋盛載物品回鄉。
80年代羅湖火車站,頭戴草帽、身穿白汗衣的旅客以大包小包的紅白藍袋盛載物品回鄉。

  穿過的舊衣、幾斤油,今天看來不算甚麼,對於當時實行計劃經濟、糧油雜貨都得憑票購買的社會,卻異常珍貴,是有錢也未必買到的奢侈品。

  由50年代羅湖邊檢站成立,到1985年羅湖口岸聯檢大樓落成,橫跨深圳河上的羅湖鐵路橋,變成雙層的聯檢通道橋,旅客攜帶的行李亦出現變化,由糧油雜貨到家電手錶,由大包變細包,由輸入到輸出。

  改革開放,拉近中港的經濟差距,模糊了富足與匱乏的邊界。一河兩岸40年,羅湖,不再是那道狹小單向的窗,是促進兩地互動多向交流的歷史見證。

1985年6月,羅湖口岸聯檢大樓落成,由雙層的通道橋連接港深口岸。(網上圖片)
1985年6月,羅湖口岸聯檢大樓落成,由雙層的通道橋連接港深口岸。(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小時前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小時前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深圳也有沙田 葵涌 西貢?香港 深圳有多少相同地名?|神州冷知識

2025-05-08
1:59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亦莊無人駕駛

科幻變現實!北京亦莊打造「無人駕駛之城」

2022-07-04
廣州南沙區在自動駕駛發展上一直處於廣州及至粵港澳大灣區前列

公民科考察|無人駕駛、智能碼頭全國前列 南沙科創機會處處

2022-10-18
2:01

無人駕駛小巴免費坐 廣州智能汽車項目規模居內地前列

2022-01-19
新能源汽車

競逐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哪座城市脫穎而出?

2024-01-0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3-09-25

近400萬個|中國新能源車充電樁 規模全球最大

2022-08-24
1:59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亦莊無人駕駛

科幻變現實!北京亦莊打造「無人駕駛之城」

2022-07-04
廣州南沙區在自動駕駛發展上一直處於廣州及至粵港澳大灣區前列

公民科考察|無人駕駛、智能碼頭全國前列 南沙科創機會處處

2022-10-18
2:01

無人駕駛小巴免費坐 廣州智能汽車項目規模居內地前列

2022-01-19
新能源汽車

競逐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哪座城市脫穎而出?

2024-01-0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3-09-25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同學們的40個信封

2025-05-14
2009年5月16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首屆海峽論壇

首屆海峽論壇在廈門開幕

網紅與網美

  上網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須的一部分。由學習、開會以致預訂物品、點餐等,都離不開網絡。「網紅」應運而生,「網美」也隨之出現。

  「網紅」即是網絡紅人,亦即KOL (Key Opinion Leader),是指因網絡而出名的人物,他們可以是借某事件而爆紅,又或者是透過經營自己的社交網站或影音網站,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由於透過互聯網,能接觸世界各地的觀眾,瀏覽人數不少,知名度大增,成為「網絡紅人」。成為「網紅」,就好像名人一樣...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