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1-19
城鎮化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中國一直以來都在不斷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這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需要,也可以為國家發展提供強大動能。中國國家發改委在1月1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公布了中國新型城鎮化的進展,顯示中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明顯,已經有超過1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
配合中國經濟發展機遇 享受醫療教育等服務
國家發改委表示,中國在2014年到2020年的新型城鎮化規劃主要目標已經順利完成,國家城鎮化率正在穩步提升。目前,常住人口規模在300萬以下的城市已經基本取消落戶限制,有超過1億的農村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且向還沒有落戶的人口發放了1億多張居住證。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正為中国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與此同時,農村轉移居民的居住環境和質量也得到改善,包括可以享受更多的醫療衛生、義務教育和技能培訓等服務。據悉,已經有9成左右的農民工子女可以跟隨父母入學當地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在2020年的前11個月,全国就有206.9萬套棚戶區實行改造,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7萬個,可以有700幾萬戶居民受惠。
據統計,中國在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第一次超過60%,而目前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在60.6%左右,仍遠低於發達國家的80%的平均水平。同時,中國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44.4%,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相差了16個百分點,也就是2億多人的差距。因此,中國城鎮化程度仍有待進一步提高,並且未來應轉為以提升質量為主。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需城鎮化穩步推進
城鎮化是國家步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一個國家的城鎮化率超過60%之後,城鎮化速度就會出現放緩。這也讓60%成為一個分水嶺,在城鎮化未達到60%的時候,農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聚集,更多是驅動了生產效率和經濟增長。而當城鎮化的速度放緩,對經濟的驅動會從加強供給變成了既提振供給也提振需求。
現時中國的城鎮常住人口已經突破8億,蘊含巨大的消費潛力,支撑中國形成「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特別是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國在2020出現生產強於消費的局面,出現經濟結構的失衡問題,就更需要通過持續提高城鎮化水平,從而促使城鎮消費群體擴大,消費結構得以升級,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中國加速推進城鎮化,發展質量問題也需要重視,尤其要解決目前存在的城鄉不平衡問題,加快促進城鄉融合。要讓越來越多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就需要產業支撐和配套基礎設施配合,尤其是需要通過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來提升城鎮化質量。並且當前中國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存在較大差距,說明城市中仍有許多農村人口並沒有享受到城鎮化的紅利,這些問題都需要中國在推進城鎮化的同時更注重城鎮化發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