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改編停不了 盤點歷代妲己 哪個最俘虜你心?

編輯︰伍小辣

  中國虛構長篇小說《封神演義》自明朝成書以來,家喻戶曉,路人皆知,情節起伏跌宕,更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

  近日,《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在內地上映。說起《封神演義》,怎能少得蘇妲己這位狐媚美人呢?每逢影視上映之時,妲己的選角或造型也成為了觀眾最關注的焦點。以下齊來盤點歷任的蘇妲己們,看看哪個最能俘虜你心?

 妲己|娜然:新一任妲己 原來是個混血兒?

封神第一部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演員陣容相當強勁,包括黃渤飾演姜子牙、費翔飾演紂王、陳坤飾演元始天尊,以及袁泉飾演姜王后等。(官方劇照)

  最近在內地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早於2019年開始製作,而片方一直未有公佈妲己一角人選,只透露由新人演員擔任。隨着電影上畫,妲己的扮演者也首度曝光於人前。她就是25歲的蒙俄混血兒——娜然。

  娜然早於2016年憑周杰倫《告白氣球》音樂影片女主角亮相幕前,當時她如洋娃娃般五官精緻的外貌引起了網民的關注。

  是次飾演妲己一角,梳着中分頭的娜然明眸善睞,造型柔媚。畫上淡妝的她,眼神帶點邪氣又有機心,深邃的五官更為凸顯蘇妲己的妖嬈魅惑,驚艷不少觀眾。

娜然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是娜然在影壇的處女作,為了演活妲己這個角色,她學習舞蹈、彈古琴、格鬥,還花了半年時間研究、模仿狐狸的肢體語言,以達到更佳的表現效果。(官方劇照)

  除了娜然外,歷代也有不少妲己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以下一同看看。

 妲己|最有韻味的妲己:溫碧霞

  說起港人心中的妲己,必定是溫碧霞。

  在2001年無綫電視出品的《封神榜》中,當年35歲的溫碧霞飾演妲己。相比起其他女演員,溫碧霞的造型更溫柔。飄逸的瀏海,配上兩道彎柳葉眉,穿跌膊衣裳的她集清純和妖冶於一身,更被封為「最美妲己」。

  在這個版本《封神榜》中,妲己的角色刻劃更加立體、飽滿。

溫碧霞
溫碧霞版本的妲己原與伯邑考為情人,但因被紂王看中,被迫入宮,而伯邑考因為君臣的觀念不敢犯上,更放棄多年感情,令妲己心死,對伯邑考因愛成恨,因而「黑化」,決意顛覆商朝,甚至最後皇袍加身稱王稱霸。(劇集截圖)

  比起一貫妖媚惑主、禍國殃民的形象,溫碧霞飾演的妲己原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後面對背叛才變得有野心與智慧。

  加上溫碧霞的成熟,一顰一笑都把蘇妲己的風情萬種呈現得淋漓盡致,為角色添加了不一樣的韻味。

妲己|最有福氣的妲己:鍾欣潼

  另一位港人熟悉的藝人鍾欣潼(阿嬌)也曾參演大陸網絡電影《封神:妲己》,飾演妲己。

  長相甜美的阿嬌,在劇中的造型與以往妲己性感、妖嬈的形象大有不同。

阿嬌
阿嬌飾演的妲己濃妝抹艷,她成為了商朝的皇后,拉開了天下之亂的序幕。(電影截圖)

  她濃妝抹豔,穿着繁複的衣服,披上一件厚皮草,再戴上誇張的頭飾,予人華麗的感覺,故有網民略嫌她造型富態,笑稱比起是嫵媚的妲己,她更像太后或楊貴妃。

妲己|最百變的妲己:范冰冰

  內地女星范冰冰也曾演過妲己,而且不只一次,兩次迥然不同的風格叫人讚不絕口。

  在2006年播出的《封神榜之鳳鳴岐山》中,范冰冰所飾演的妲己清純可人,而且與一向禍國妖妃形象的妲己不同。

范冰冰
本性善良仁慈的蘇妲己,被狐狸精晝夜附體後作惡多端,及後狐妲己為保性命,從妲己身體出竅,真妲己得知伯邑考慘死後隨之殉情。(官方劇照)

  實際上,她飾演了兩個角色,一個是為了完成女媧娘娘的任務而為非作歹的狐妲己,另一個是為了伯邑考而至死不渝、被狐狸精附身的蘇妲己,嶄新的改編為觀眾帶來不少新鮮感。

  10年後,范冰冰在電影《封神傳奇》二度詮釋妲己,是次的妲己是位心狠手辣的蛇蠍美人,出現總是的戴上金色頭飾,比起是嫵媚動人的妲己,是次更像是延續了武則天霸道、奢華的風格。

范冰冰
《封神傳奇》的妲己一邊用媚術控制紂王,一邊用妖術大戰姜子牙、雷震子、楊戩等人。(官方劇照)

妲己|最善良的妲己:林心如

  2009年播出的《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是2006年的續集,妖妃妲己一角由當年溫柔婉約的紫薇格格林心如接棒。

  林心如長相溫婉可人,所飾演的妲己略欠妖媚之感,有種「從良」的感覺。

  劇中的妲己是一位敢愛敢恨的女子,她深愛紂王,想幫紂王奪回江山,收回失地,與紂王執手一生,故又被稱為「最善良的妲己」。

林心如
  林心如所演的妲己,雖然儀態中略帶狐媚,卻又給人「賢妻良母」的感覺。故此,劇組在造型上刻意花了心思,為林心如畫上煙熏妝,又穿上毛茸茸的服装,以強調妲己狐媚的氣質。(官方劇照)

  不同改編版本的妲己都美艷動人,各有千秋,不知你心中最具代表性的妲己又是誰呢?

  延伸閱讀:盤點張國榮經典影視作品 重溫一代巨星的綽約風姿

  延伸閱讀:票房兩星期突破27億元人民幣 《消失的她》有何神秘魅力?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古天樂對決伍允龍朱栢康 梁雍婷韋羅莎再爭女配

2025-04-24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古天樂對決伍允龍朱栢康 梁雍婷韋羅莎再爭女配

2025-04-24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古天樂對決伍允龍朱栢康 梁雍婷韋羅莎再爭女配

2025-04-24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2005年4月26日
連戰

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

麻甩源自法語?

  廣東話俗語中,「麻甩佬」通常用來形容某些中年男性,略帶貶義。

  麻甩,在廣東話當中有粗野、粗魯的意思,多數用來形容男性,常見的有「甩麻佬」。至於這個說法的由來,就有不同的說法。

  其中一個說法是在清代時期廣州有不少來自比利時的傳教士,部分傳教士的專業是醫生,通過藉替當地人看病而傳教。

  由於部分比利時人說的是法語,法語稱病人作「malade」,發音像「麻甩」...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