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1-18
「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而中國是全球擁有最多「燈塔工廠」的國家。到底甚麼是「燈塔工廠」?中國的「燈塔工廠」又有哪些過人之處?
甚麼是燈塔工廠?
2022年10月,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的最新一期「燈塔工廠」名單顯示,全球114間燈塔工廠中,中國有42間工廠上榜,佔比超過三成,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燈塔工廠」的國家,涵蓋消費品、汽車、家用電器、鋼鐵製品、醫療設備、製藥、工業設備等多個領域。
要了解入選「燈塔工廠」的意義,先來理解何為「燈塔工廠」。
自2018年開始,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與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合作,在全球發起評選「燈塔工廠」項目,旨在遴選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尖端技術應用整合工作方面的領先企業。因其嚴格的評選標準,「燈塔工廠」有智能製造「奧斯卡」之稱,一直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路者。

回望過去,中國製造業在「一窮二白」基礎上起步,1949年,全國鋼產量加起來不到16萬噸,這個產量在2008年最多只能建成一個「鳥巢」體育場。經過70多年發展,中國製造業規模不斷擴大,並率先邁入智能化時代。
今時今日,「燈塔工廠」已經成為一個新趨勢和風向標,那麼中國的「燈塔工廠」又是甚麼樣的?
燈塔工廠|邊喝咖啡邊煉鋼的智能車間

提到鋼鐵廠,很多人會想到燈火通明、爐火通紅的畫面。不過在寶鋼股份上海寶山基地的智能車間,室內一片黑暗,這裏看不到工人,只有頭頂上的無人行車抓着約2米高的冷軋鋼卷來回穿梭。
而就在不遠處的操作室,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監控各類生產數據,控制這個車間的運行,大熒幕上各項運行指標、生產績效一目了然,實時動態更新。相關負責人表示,「工作人員在操作室喝着咖啡,動動指尖即可完成工作,就像智能駕駛一樣,不用駕駛員搬方向盤,只需在旁邊監控即可。」
不難看出,智慧化、數碼化、自動化是「燈塔工廠」最顯著的特點。
燈塔工廠|如何成為「最聰明的廠房」?

機械人揮舞機械臂,組裝精密的工件,動作整齊劃一,相信這是很多人對智能工廠的印象。而自動化、數碼化的好處就是能大幅提高生産效率,把一些繁瑣和危險的工作交給機械人完成,減低工業意外。
全球重工行業獲認證的「燈塔工廠」僅有2座,由中國企業「三一重工」悉數包攬。其中三一重工長沙18號工廠,被稱為「最聰明的廠房」,到底有多「聰明」?
三一集團董事、執行總裁兼總工程師易小剛給出的定義是:「凡是計算機(電腦)能做的事,決不允許人來做。」

延伸閱讀:燈塔工廠|佛山美的國際級智能工廠增至四座 廣東省第一
據介紹,三一重工長沙18號工廠整體自動化率達到76%。在裝配中心,大到72米長的臂架,小到2mm的螺絲等,全部由機械人自動化裝配完成。智能物流系統,可實現逾10萬種不同類型零件的自動搬運和上下料,準時交貨率高達99.2%。
高度自動化運作的背後,需要強大的數據平台和物聯網系統提供支撐。據悉,遍佈18號工廠的1540個傳感器和200台全聯網機械人每天能產生超過30TB的大數據,相當於一座20萬人口的縣城一天產生的手機網絡數據。
智能製造帶來的效益提升也非常明顯。與改造前相比,長沙18號工廠的產線工人人數減少接近三分之二,產能卻翻了一倍,原來每月生產400多台設備提升至每月產能突破900台。很多一線工人只用在屏幕上指揮,就有分揀、焊接、自動導航搬運車(AGV)等機械人來包攬大部分的髒活、累活、重活。

延伸閱讀:連續11年全球第一 中國製造業由大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