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2-14
改革開放後,中國申請加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簡稱關貿總協定或GATT,即世貿前身),竟然由1986年開始,談到2001年,足足15年,究竟箇中理由是什麼?談判初期非常順利,但後來,卻因兩個議題膠著。
向外國人解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體制
第一個難題,是向世界解釋中國經濟貿易體制。儘管當時中國已經改革開放,然而要令外國人明白中國經濟體制實質如何執行,還是有一定難度。
當時中國世貿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憶述:「當時我們叫市場調節和計畫調節相結合的商品經濟體制。國際上不知道什麼叫做商品經濟體制……我們請了很多專家、學者到日內瓦,試圖講清楚我們的經濟體制,但是講來講去,越講越糊塗,最後人家說你不要講了,你就回答我一個問題,你們搞不搞市場經濟?當時誰敢講這個話呀!」
單是釐清中國經濟貿易體制,就花了6年,一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視察改革開放成效,提出中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也可以搞市場經濟,中國世貿首席談判代表團終於可以對外宣佈,「我們中國也是搞市場經濟的。」
延伸閱讀:朱鎔基訪美 幽默回應中美關係矛盾
談判審慎 衡量改革開放市場步伐
過了經濟體制這一關,還有第二關,就是開放市場的談判。
中國入世後,朱鎔基說過:「搞得好,我們自己農民,利大於弊,搞得不好,弊大於利。」這番話意味深長。加入世貿意味著中國農民、工人和商品得直接面對外國競爭。雖然中國已經改革開放,但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絕不能無條件開放所有市場,中國在談判過程非常審慎,就開放市場的範圍、速度和條件跟美國及歐盟周旋多年,難度非常高。
在中國申請入世,談判難度最大的對手,自然是美國。爭取入世15年間,中美一共進行多達25場談判。最後一場、亦是最關鍵的一場在1999年。踏入世紀末,中國改革開放廿載,申請入世亦已經13年,加上翌年美國總統大選將至,讓原來的經濟議題變為政治議題,談判變得舉步維艱。
1999年4月,朱鎔基以國務院總理身份訪問美國,在美國刮起了一陣「朱旋風」。儘管朱鎔基在出發前會見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時表示,希望美國人不要以為中國不加入世貿就活不下去,但根據媒體報道,中方當時已考慮讓步條件。
然而,這場看似樂觀的談判,卻失敗收場。
4月8日會面結束後,美國在中方不知情下,在其貿易代表辦公室的網站上,發布了由其單方面起草的「中美聯合聲明」,附上一份長達17頁的附件,將中國並未答應的項目公諸於世,稱之爲談判結果,企圖逼中國就範。這份聲明很快被翻譯並分發到中國高層領導人手中,謠言愈傳愈烈。
這一天,被指為是朱鎔基訪美的「至暗時刻」。
延伸閱讀:朱鎔基破中美關係談判樽頸 促成中國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