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四合院」教堂 竟是第一隻大熊貓發現地?

編輯︰聞華

     四川寶興縣鄧池溝的群山之間,有一座造型特別的教堂,外觀像傳統「四合院」,內部卻是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令鄧池溝教堂與眾不同的,並不只是建築——因為,這裏是西方世界第一次發現大熊貓的地方。

鄧池溝教堂 四川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教堂

      鄧池溝天主教堂,坐落於海拔1,700多米的山間,始建於1839年,是四川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木結構古教堂。

鄧池溝教堂禮堂
鄧池溝教堂的禮堂擁有精美的圓拱天穹、雕刻花窗,可以容納500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教堂佔地面積超過3,600平方米,外觀看起來像一座精巧的「四合院」,禮堂內部的圓拱天穹、雕刻花窗,卻是典型的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中西合璧,非常特別。

鄧池溝教堂外觀
鄧池溝天主教堂始建於清朝,已有100多年歷史,外觀看起來像傳統的「四合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過這座教堂聲名大噪並不是因為建築,而是因為「國寶」大熊貓。

      1869年的春天,法國傳教士戴維(Armand David)來到鄧池溝教堂傳教,在當地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黑白熊」。他將其記載在日記裏,並將一隻死去大熊貓的標本帶回法國,令西方世界第一次認識了這種中國獨有的可愛生物,掀起席捲全球的「熊貓熱潮」。

鄧池溝教堂戴維和大熊貓日記
來到鄧池溝教堂傳教的法國神父戴維(右圖),將發現大熊貓的事情記載在《戴維神父日記》中,並配上圖畫(左圖)。(網上圖片)

鄧池溝教堂建大熊貓起源館

      不過,在動蕩的20世紀初,「熊貓熱」一度為大熊貓招來殺身之禍,許多歐美人士來到四川,狩獵或是捉捕大熊貓,作為自己的「功績」。

      1949年以後,中國對大熊貓的保育逐漸升級。如今,四川、陝西、甘肅3個省已建立67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第一個大熊貓國家公園,於2021年正式設立,面積2.7萬平方公里,中國超過70%的野生大熊貓資源受到保護。

鄧池溝教堂大熊貓起源館
鄧池溝教堂的一部分建築改造成為「大熊貓起源館」,講述百年來的熊貓故事。(網上圖片)

      鄧池溝教堂也在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範圍之內,戴維當年曾經在這裏進行生物研究。如今,教堂的一部分建築被改造成「大熊貓起源館」,透過大熊貓物種探秘、科學發現、和平使者、國家公園等4個版塊,介紹大熊貓的科學發現過程和保育情況。

      延伸閱讀:中國大熊貓保育有甚麼成果?

「川菜」職場劇《麻辣商驕》 佘詩曼搭檔內地小花穿梭傳統美食

2024-06-04
雲南東川紅土地

「人間調色盤」東川紅土地 守護者竟是棵千年「神樹」?

2022-11-14
福建漳州澳角村

福建漳州「隱世秘境」澳角村 由四神獸化成?

2022-11-07
天台山大瀑布

「第一高瀑」天台山大瀑布 徐霞客筆下的曠世奇觀

2022-10-31

藏在深山的古老木門寺 出自明故宮設計師之手?

2022-10-28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山西應縣木塔守塔貓

今日風景|上班期間「胖揍」同事?山西守塔貓「萌態百出」

2025-02-08
甘肅古城

今日風景|龜形?八角形? 這些神秘的「東方古堡」你見過嗎?

2024-04-30
香港油麻地廟街

香港街道故事|最有「港」味夜市 廟街拍過哪些經典港產片?

2023-09-19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