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難兄難弟》百看不厭 紅遍粵港兩地有何魔力

編輯︰言嘉庸

  「情花開,開燦爛,情義逝永無限……」提起1997年電視劇《難兄難弟》,你首先想起的是經典歌曲《情花開》?抑或電視劇的同名主題曲《難兄難弟》:人情人情如做戲,有真心假意地;從前從前如夢去,太多的不堪記…… 

  這套紅遍粵港兩地的懷舊喜劇,開播至今25年間在無線電視(TVB)翡翠台重播了5次,在廣東電視台播出2次,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究竟《難兄難弟》有甚麼魔力,能廣受觀眾的喜愛並在大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難兄難弟》笑中有淚 助觀眾走出陰霾 

難兄男弟-萱萱-吳鎮宇-羅嘉良-張可頤
《難兄難弟》的角色都有人物原型,從左到右,宣萱飾演的邵芳芳原型是蕭芳芳,吳鎮宇飾演的謝源映射謝賢,羅嘉良飾演的李奇映射呂奇,張可頤飾演的程寶珠則是陳寶珠。(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難兄難弟》在1997年6月首播,橫跨及見證了香港回歸。劇集由鍾澍佳監製,羅嘉良、吳鎮宇、宣萱、張可頤等人出演,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演繹了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 

  劇中,謝源(吳鎮宇 飾)與舊友李奇(羅嘉良 飾)在偶然的機會下,一起進入五光十色的娛樂圈,二人從跑龍套做起。 謝源不善歌舞也不懂演戲,卻莫名其妙得到賞識並一炮而紅,跟當時得寵的兩大玉女邵芳芳(宣萱 飾)及程寶珠(張可頤飾)結下不少片緣;李奇夢想成為大明星,卻始終徘徊在二三線的小角色,甚至淪為好兄弟謝源的幕後代唱。 

難兄難弟-吳鎮宇模仿謝賢
吳鎮宇(左二)在劇集《難兄難弟》中將年輕時代的謝賢模仿得惟妙惟肖,衣着打扮、舉止做派、神態表情都非常相似。(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金像獎2022|吳鎮宇6度提名與85歲謝賢爭影帝

  一個風光,一個落魄。人生如戲,現實生活中,有人像謝源一樣,無心插柳柳成蔭,遇到貴人相助即登上「人生巔峰」。李奇則是更多普通人的縮影,認真努力卻不得志,明明有實力卻欠缺運氣。不少觀眾都能在劇中的角色找到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由此得到共鳴。 

  事業愛情皆不順,李奇坎坷的遭遇令人唏噓,但劇中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他的人生故事,讓觀眾一邊為他抱打不平,一邊捧腹大笑。同時,李奇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的精神,亦鼓勵着不少人迎難而上,以樂觀態度面對人生。 

  《難兄難弟》的監製鍾澍佳就曾透露,劇集播出後收到很多觀眾來信,他得知這部溫情喜劇幫助一些處於人生低谷的觀眾走出陰霾,重獲開心。一部微小的作品能影響別人,鍾澍佳也認為,任何題材的港劇最終會回歸到人性人情,「港味就是一種生活味、人情味。 」

難兄難弟-羅嘉良-林曉峰-吳鎮宇
《難兄難弟》在嬉笑怒駡中為觀眾展現了從小配角到大明星的摸爬滾打的歷程。 (網上圖片)

  《難兄難弟》中的生活味和人情味,亦充滿了香港60年代的風情。謝源生長在一個草根家庭,與父母妹妹同住,再加上5個同屋主,總共9人五伙分租住一個大單位內。他們各有故事和背景,同舟共濟生活就像當時社會的縮影。 

  可以說,《難兄難弟》之所以能成為集體回憶,是因為它既勾起60後和70後的共同回憶,同時又是80後和90後的童年回憶,最終成為大家心中的經典作品。 

難兄難弟-張可頤-宣萱
《難兄難弟》劇情包含不少歌舞場景,兩大女主角張可頤(左)和宣萱(右)都有出色表現。(網上圖片)

全港最受歡迎劇集 羅家良憑《難兄難弟》奪視帝  

  一些數據和獎項可以說明《難兄難弟》播出時受歡迎的程度。全劇錄得平均收視34點,大結局達39點,約228萬人次收看,是1997年香港三部最高收視的電視劇之一。 

  獎項方面,在1997年首屆萬千星輝賀台慶上,《難兄難弟》橫掃「最佳男主角」、「最佳劇集」以及「全港最受歡迎電視節目」三項大獎。隨後在1999年,張可頤亦憑《難兄難弟》程寶珠一角勇奪「無綫千禧我最難忘的女角色」。 

TVB台慶-羅嘉良視帝-最佳男主角
星途不順的李奇在劇集《難兄難弟》算得上「最慘男主角」,從影多年未曾獲獎,但李奇角色的扮演者羅嘉良就在首屆TVB台慶上問鼎視帝寶座。(TVB萬千星輝賀台慶截圖)

《難兄難弟》主題曲深入人心 經典回味悠長 

  25年過去,大家對《難兄難弟》故事劇情或許只剩下一點模糊的記憶,有人也許仍記得一些金句對白,但大家肯定不會忘記劇中角色演繹的一首首經典金曲——《難兄難弟》、《情花開》、《奇哥》、《蝶兒雙雙》、《莫負青春》等,首首歌都瑯瑯上口,歌詞易記,TVB當年亦推出了原聲大碟。 

  重溫主題曲《難兄難弟》,不少人仍盛讚歌詞充滿哲理,特別是那句「無人無人能做到,這一生都趣味;悲悲喜喜常換轉,有一些都優美」,似是劇集想表達的主旨,沒有人一輩子能一帆風順,有悲有喜人生,有甜有苦才是生活。 

  一齊回味《難兄難弟》經典主題曲: 

  經典歌曲《情花開》的原唱是60年代香港青春派演員陳齊頌,《難兄難弟》劇中由羅嘉良和宣萱演唱: 

  延伸閱讀:回顧亞視家國鄉土情作品──《大地恩情》與《尋找他鄉的故事》

  延伸閱讀:滿載童年回憶的《閃電傳真機》

 

相關標籤
1:59

忘不了的長腿姐姐馬小玲 亞視經典《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2022-10-13
HKIFF-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明日戰記-風再起時-古天樂-劉青雲-郭富城-梁朝偉

香港國際電影節|《明日戰記》《風再起時》雲集7大影帝 無間道三部曲重映

2022-08-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1984年4月3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華羅庚獲授院士

華羅庚獲授美國全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生骨大頭菜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形容寵過了頭的孩子,叫作「生骨大頭菜」。為甚麼?

  原來是和大頭菜的生長有關。

  大頭菜即是大頭沖菜,是廣東一帶的傳統風味名菜,這種菜通常會被人取出莖部作醃製鹹菜之用,蒸肉餅、蒸魚都會用到。但如果大頭菜種得不好的話,菜中的纖維便會又粗又硬,吃菜時便會弄得滿口是渣,就想像有骨頭一樣,難以下嚥。

  農民會以「種壞」來形容這種不好的大頭菜,而「種壞」又...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