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1-09
我們常說的故宮又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心位置。明朝永樂皇帝在登基(1403–1420在位)後,決定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並在燕王府的基礎上建設新的皇宮,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皇宮於1406年開始建造,1420年完工。
故宮建築明明是以紅、黃兩種顏色為主,為甚麼會被稱作「紫禁城」呢?
其實「紫禁城」的「紫」字並非指紫色,而是與紫禁城的位置有關。
古代天文學家將星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處於天空中心的,就是三垣中的紫微垣,又叫做「紫微宮」、「紫宮」,被視作天帝的居所。天人對應,因此從紫微垣中取一個「紫」字,對應人間的皇宮。
「禁」的意思就是指禁地,自古以來,皇宮都是守衛森嚴的禁地,沒有腰牌等通行證,不得隨意進出。古詩文中常用「禁城」來代指皇宮,這就是紫禁城名字的由來。
「紫禁城」其實並不是正統的說法,不過,晚明萬曆年間,《明會典》、《明實錄》等官方檔案亦曾使用「紫禁城」來稱呼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