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夢華錄》絕美取景地 感受江南水鄉柔情

編輯︰流螢
撰文︰龍在思

  近日內地電視劇《夢華錄》熱播,除了劇情及角色備受追捧外,劇中的實景包括依山傍水的茶店、青石板的小路及依依的楊柳,也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今天就帶大家來到劇集取景地之一的無錫,走訪趙盼兒與孫三娘散步聊天的太湖邊草地,還有桃源般的趙氏茶鋪、小橋流水和烏篷船,感受江南水鄉的溫柔愜意。

《夢華錄》改編自元雜劇 為觀眾呈現詩畫般的宋朝風光

  電視劇《夢華錄》根據元朝雜劇作家關漢卿的《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改編,是一套古裝女性題材的勵志劇,講述由劉亦菲飾演的趙盼兒與姐妹宋引章和孫三娘如何經歷磨難,將小茶坊經營成有名望酒樓的故事。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中國旅遊-夢華錄
内地人氣電視劇《夢華錄》是劉亦菲時隔16年回歸小熒幕的首部作品,在開播前就備受關注。劇集在今年5月底開播,因引人入勝的劇情及精美的服化道備受觀眾喜愛。(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劇集故事吸引之餘,連場景及服飾等都極具質感,每一幀都仿佛在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宋畫,每個角色猶如畫中人一樣,為觀眾呈現了真實的宋代江南風光。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中國旅遊-夢華錄取景地
在電視劇《夢華錄》公開的導演特輯中,觀眾可以深入了解導演楊陽細膩的拍攝手法,無論是場景還是構圖,都呈現出中國藝術留白之美,令人贊嘆。(網上圖片)

《夢華錄》取景地:無錫水滸城再現宋朝古韻

  《夢華錄》最初經常出現的場景,相信一定是趙盼兒開設的趙氏茶舖,雖然在劇中趙氏茶舖位於杭州,但其實取景地是在無錫水滸城的宋記水磨坊。

  宋記水磨坊毗鄰一望無際的太湖,茶舖窗外便是煙波縹緲的太湖,風景如畫,坐在窗邊能盡享太湖得綺麗風光,四處翠綠柳樹在風中搖曳,還有井井有條的青石小路,陣陣夾雜着花草香的清風迎面吹拂過來,讓人陶醉。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中國旅遊-夢華錄取景地
電視劇《夢華錄》中趙盼兒所開設的趙氏茶舖,實景是位於無錫水滸城内的宋記水磨坊。(網上圖片)

  延伸閲讀:中國旅遊|古裝劇最「仙」取景地 浙江仙都風光旖旎

  走出宋記水磨坊,就是無錫水滸城中的石碣村,趙盼兒、宋引章及孫三娘在杭州生活時就居住在這裏,亦是她們三姐妹開始奮鬥之旅的地方。

  石碣村的景緻風格獨特,一派漁村風貌,而且很有宋代的生活感。夏天的時候這裏綠草如茵,因緊鄰太湖湖畔,風景如詩如畫。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中國旅遊-夢華錄取景地
無錫水滸城中擁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宋朝仿古建築群,《夢華錄》中不少場景都在水滸城中拍攝,無論是雄偉的皇宮,還是素雅的民居,都盡顯宋朝風韻。(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夢華錄》取景地:漫步黿頭渚萬浪堤 賞太湖秀麗風光 

   説起無錫黿頭渚(粵語讀音:元頭主),大家可能會想到盛開的櫻花林,但其實黿頭渚的美,可不僅僅只有櫻花,《夢華錄》中,趙盼兒與孫三娘沿着湖邊散步談心的地方正是黿頭渚的萬浪堤。

   延伸閲讀:春暖花海|中國櫻花海絕景 無錫見證33年的中日關係

   萬浪堤位於黿頭渚的西部,這裏原本是一處天然湖灣,後來修建了萬浪橋與曲堤,雖然平日看似風平浪靜,但若是東南風起的時候,萬浪堤四處就會卷起層層巨浪,拍打着堤岸,濤聲震耳,浪花宛如雪花般散落,如此磅礴的景象被稱為「萬浪卷雪」,是黿頭渚的十景之一。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中國旅遊-夢華錄取景地
《夢華錄》取景地之一的黿頭渚萬浪堤,雖以「萬浪卷雪」景觀聞名,但平靜的湖景亦別有韻味,漫步在曲堤上,相信一定十分寫意。(圖片來源:官方劇照、網上圖片)

《夢華錄》取景地:古運河街區 惠山古鎮 感受江南水鄉風貌

  除了《夢華錄》的經典場景外,劇中不少場景都是在無錫的著名景點中取景,好像穿城而過的京杭古運河,還有風景秀麗的惠山古鎮,通過導演細膩的拍攝手法及運鏡技巧,讓觀眾一睹江南水鄉的風貌。

  古運河街區又稱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無錫市梁溪區,是大運河畔典型的江南水鄉,被譽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街區由大量白牆黑瓦的古建築組成,河道與街道交織,平房與橋樑錯落,登上石拱橋,盡收眼底是柔情的水鄉。

  延伸閲讀:山東台兒莊古城 中國運河文化的「活化石」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中國旅遊-夢華錄取景地
無錫清名橋古運河街區是京杭大運河畔的典型江南水鄉,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江南運河無錫城區組成部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緊靠古運河的惠山古鎮在《夢華錄》播出前亦是無錫的熱門旅遊勝地。遊走在惠山古鎮中,四周皆是白牆黛瓦的庭院,它們臨水而築,仿佛潑墨寫意的山水畫,小橋、流水、楊柳、烏篷船......這座溫婉的江南水鄉相信會令大家流連忘返。

  延伸閲讀:800年江南水鄉 賞南潯古鎮湖光秀色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中國旅遊-夢華錄取景地
電視劇《夢華錄》中,趙盼兒撑着竹竿在河上泛舟、與顧千帆一同乘船等場景都在無錫取景,唯美的畫面讓觀眾充分感受到江南水鄉的魅力。(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下次有機會來無錫旅行,大家不妨記下《夢華錄》數個經典場景,吹一吹「神仙姐姐」吹過的湖風,坐一坐她坐過的烏篷船,相信會是一個難忘的旅遊體驗吧!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