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5-18
「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多年來吸引人類不斷攀登和探索。這個月,中國科考隊不單止再次成功登頂,而且在這裏設立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吸引外界關注。不過,自動氣象站僅僅是今次科考任務的其中一環,不少其他先進國產儀器設備,都在這世界屋脊,幫助中國科研人員不斷實現突破。
回顧過往,由大概1960、70年代開始至今,中國已經陸續對珠峰地區,進行了超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一代代登山者和科考人員,亦見證了儀器設備和觀測手段不斷升級。
中國大規模珠峰科考 60年代起已開始
早在1966年和1968年,國家測繪總局就已經和中國科學院合作,兩次組隊測定珠峰高程。根據官方發布,這兩次測量並未在峰頂豎立測量覘標(一種測量標誌,架在被觀測點上作為瞄準、觀測的目標),未測量峰頂的冰雪厚度,高程亦未有公布。
1975年5月,中國測繪人員首次將覘標設立在珠峰之巔,中國首次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一數據更是沿用了約30年的時間,成為一代中國人最熟悉的珠峰「身高」數字。

1992年和1998年,中國測繪人員先後分別跟意大利登山隊、美國登山隊合作,對珠穆朗瑪峰高程進行復測,不過兩次測定都未有對外公布珠峰「身高」。

到了2005年,這時候已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得珠峰高度的30周年。這一年的5月,中國再次開展珠峰高度測量工作,並首次在珠峰峰頂測量中,利用冰雪雷達探測儀,來測量冰雪的厚度,最終測得珠峰頂岩石面的海拔高程8844.43米,1975年公布的數據8,848.13米則停止使用。

2020年4月,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這亦是中國時隔15年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5月27日,中國與尼泊爾登山隊員聯合登頂。同年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尼泊爾總統班達里,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
延伸閱讀:中國尼泊爾聯合公布珠穆朗瑪峰新海拔8848.68米
數十年間科研儀器裝備升級 觀測手段提升
回顧過往的幾十年間,雖然一批批中國科考人員憑藉堅定意志和毅力,逐漸填補中國在珠峰地區科考的空白,不過那時候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和觀測手段,都比較落後,科考環境相當艱苦。
資料顯示,60年代的科學家只能在珠峰大本營設立氣象百葉箱,在冰川上用簡陋的儀器觀察地形地貌,或者通過在冰面打孔的方式,來觀測冰川的流動速度。而且早年間年大多以使用國外設備為主,哪怕直到2005年,中國也依然是使用意大利的雪深雷達設備。

而到了2020年,也就是中國團隊最近一次給珠峰「測身高」的時候,中國科考人員已經可以全程使用中國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測量儀器,甚至可透過北斗衛星,來進行高精度定位測量。在2020年的科考行動中,還開創了人類在珠峰頂進行「重力測量」的先河。
兩年後的今天,「巔峰使命2022」珠峰綜合科考研究正在進行當中。這亦是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啟動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採用的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
從科學角度來講,「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氣候環境變化,對世界其他地區有着重要影響。今次中國團隊首次使用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圍繞亞洲水塔變化、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等重大科學問題,對珠峰地區展開考察研究,揭秘在氣候變暖背景下,珠峰極高海拔區環境變化的規律。
這次科考任務中,更是出動了冰川雷達測厚儀、探空氣球和浮空艇等等各種各樣的先進科考設備。

延伸閱讀:9032米!中國自主研發「浮空艇」升空高度首超珠峰 創世界紀錄
今次科研團隊還攜帶了專業無人機和3D激光掃描儀,對海拔5,200米至6,500米間的冰川,進行高分辨率掃描,用來精準地獲取珠峰冰川表面的形貌。總共累計掃描了22平方公里,創造了東、中、西絨布冰川高分辨率掃描面積的紀錄。
光陰流轉,60多年的時間對珠峰這「地球第三極」而言,不過是彈指一揮,但在這短短幾十年間,它已經見證了中國在超過6次大規模科考中裝備的不斷升級,更是目睹了中國科技水平和國家綜合實力不斷邁向高峰。
延伸閱讀:中國首位女性登頂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