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祝融號」新發現 火星表面有水活動迹象

編輯︰莫利

  中國的太空探索又傳來好消息,發現了火星有水活動迹象。去年5月成功登上火星的「祝融號」火星車,在其著陸區發現了含水礦物。中國科學家據此推斷,在「祝融號」著陸區等區域,可能含有大量的可利用水,能供將來載人火星探測的原位資源利用。

「祝融號」新發現有助理解火星氣候環境演化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的「祝融號」火星車,去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北部低地的「烏托邦平原」著陸。

「祝融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區域行駛1年,累計行駛近2千米,獲得大量寶貴的科學探測數據。圖為「祝融號」在火星表面行走的視頻截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中國科學院消息,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洋研究員團隊,利用「祝融號」火星車所獲取的短波紅外光譜等數據,在著陸區發現了岩化的「板狀硬殼層」。通過分析光譜數據發現,這些類似沉積岩的「板狀硬殼層」,富含「含水硫酸鹽」等礦物。

  研究團隊推斷認為,這些硬殼層可能是由地下水湧溢,或者是由毛細作用蒸發結晶出的鹽類礦物,在膠結了火星土壤之後,經過岩化作用而形成,這也標誌着「祝融號」實現了國際上首次利用巡視器上的短波紅外光譜儀,在火星原位探測到含水礦物。

  此前的研究認為,在亞馬遜紀時期,火星的氣候寒冷而乾燥,液態水活動的範圍和程度,是非常有限。而今次「祝融號」在地質年代比較年輕的著陸區,發現了水活動的迹象,這表明在「亞馬遜紀時期」的火星水圈,可能比以往認為的更加活躍,這一發現對理解火星的氣候環境演化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團隊的這一成果5月11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

「祝融號」準備「冬眠」應對火星寒冬

  根據測量,在火星車所處區域,近期的正午最高溫度已降至零下20℃,而夜晚的環境溫度,更是低至零下100℃以下。火星的北半球更是將在大約7月中下旬,進入寒冬。

  不過不用擔心,「祝融號」也做好了相應的「冬眠」準備。火星車的設計團隊表示,目前「祝融號」主要的電力獲取、儲存和供給,都仍符合設計時的預期,團隊針對之後火星車如何度過嚴冬,亦都做好相應的預案,設計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自主休眠。

「祝融號」火星車的設計壽命是90個火星日,約等於92個地球日。巡視探測期間,火星車按照「七日一周期,一日一規劃,每日有探測」的高效探測模式運行。圖為動畫顯示「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工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為了安全過冬,並且應對沙塵暴等極端天氣,「祝融號」有自主休眠等模式,在能源降低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自動進入休眠模式,直到環境條件逐漸好轉,就會自主喚醒,再恢復到正常的工作模式。

  延伸閱讀:「天問一號」成功着陸 中國首次踏足火星

  延伸閱讀:「天問一號」持續運行 再傳回高解析度火星相片

2:18

C919客機國產化比例近60% 期待「中國心」

1:53

升級版「天舟」2023年首發 太空快遞運力大增

「天舟四號」成功升空 提前為神舟十四太空人「送速遞」

當代中國-航空航天-首次使用「快速返航」創歷史中國太空人乘神州十三號成功凱旋!

首次使用「快速返回」創歷史 中國太空人乘神舟十三號成功凱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