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遷徙百萬人 長江淹沒千年古城

撰文︰潘少權

  三峽工程被稱為自人類創造文明以來,對自然進行一次最大規模的改變。整個工程中,因需要而搬遷徙置的人口超過120多萬人,亦可說自人類自有史以來,在和平年代最大規模的遷徙,為中國歷史寫下重要一頁。

  三峽移民,外遷異地,離鄉背井,告別他們的不只是土地,還有家族的根、鄉情友情和生活文化。有人說「既是生存環境的大改變,也是一次命運大轉折。」

當年不少人就是用簡單的工具將家當搬走,徒步走向心得定居地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年不少人就是用簡單的工具將家當搬走,徒步走向心得定居地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中國新聞報道,由1993年開始,因工程而被迫移民,至2005年共搬遷安置移民120萬人。三峽移民政策分3期,按水位綫而定,第一期是135米水位以下,第二期是145米水位以下,第三期是156米水位以下。整個移民徙置,最受影響是重慶,超過20萬人。

對於居住了數十年的故鄉,不少人到了最後離開的一刻,都依依不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於居住了數十年的故鄉,不少人到了最後離開的一刻,都依依不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重慶是山城,故一家族人住在同一水位綫以下較少,於是可能三期移民中,兒子和媳婦在135米水位綫以下,先搬遷移民,被安排去了福建;孫子媳婦在 145 米以下,是第二期移民,被安排遷徙至廣東;而老人家的爺爺嫲嫲在 156 米以下,乃三期移民,被送去湖南。一家人支離破碎,年輕人先走了,老大家無人照顧,很多人都不願離開,他們沒了歸宿的感受,可是永遠的痛。

很多當地的村民將家中最值錢牲口運到船上,一同離開故鄉。
很多當地的村民將家中最值錢牲口運到船上,一同離開故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政府在推行政策時以游說為主,三峽工程全部完工時,水庫淹沒了湖北省和重慶市共277個鄉鎮和1680個村。

  被搬遷走的三峽移民,到了新地方,也面臨融入的困難。天氣、生活、食物、文化和語言都有差異。據中國新聞報道,有許多三峽外遷了的移民,在新地方不適應,過了一段時間返回故鄉,但舊地故居已永永遠遠淹沒水底,即使在附近找房子打零工,自己身份卻變了,究竟是外來的,還是當地人?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區的居民,帶上家中所有物品,坐船搬遷到距離他們家鄉只有10公里的定居點。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區的居民,帶上家中所有物品,坐船搬遷到距離他們家鄉只有10公里的定居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些三峽移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犧牲者,他們是社會底層,在大時代的轉變中沒有話語權和選擇權。但願歷史的記憶中,有他們為國家付出的犧牲和貢獻一筆。

譚德訓一家是三峽工程中最早搬遷的人,也被稱為三峽移民第一人,離開老家後,他們搬進了這間全新的房子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譚德訓一家是三峽工程中最早搬遷的人,也被稱為三峽移民第一人,離開老家後,他們搬進了這間全新的房子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三峽水利工程令當地不少名勝和寺廟都要搬遷,另覓新地點重現重新建造。(圖片來源:Getty)
三峽水利工程令當地不少名勝和寺廟都要搬遷,另覓新地點重現重新建造。(圖片來源:Getty)
當年三峽水利工程影響當地不少鄉鎮,至工程完成後統計,最終影響了重慶和湖北合共20個縣市的129座城鎮。
當年三峽水利工程影響當地不少鄉鎮,至工程完成後統計,最終影響了重慶和湖北合共20個縣市的129座城鎮。(圖片來源:Getty)
為了治理長江水患,有不少千年老城都在三峽工程中淹沒,包括有1,700多年歷史的秭歸縣老城區。
為了治理長江水患,有不少千年老城都在三峽工程中淹沒,包括有1,700多年歷史的秭歸縣老城區。(圖片來源:Getty)
175米是一個指標,代表三峽需要洩洪,而三峽水壩已經連續11年測試以這個標準蓄水成功。
175米是一個指標,代表三峽需要洩洪,而三峽水壩已經連續11年測試以這個標準蓄水成功。(圖片來源:Getty)
在三峽水庫的淹沒區內,隨處可見標有175米的紅色警戒標誌。
在三峽水庫的淹沒區內,隨處可見標有175米的紅色警戒標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25-05-15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5集:無人駕駛 助力機場運作及快遞派送

2025-05-19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25-05-15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5集:無人駕駛 助力機場運作及快遞派送

2025-05-19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5集:無人駕駛 助力機場運作及快遞派送

2025-05-19

豆腐鼻祖?最髒豆腐?這些奇特豆腐原來是非遺!

2022-11-23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佛山均安蒸豬cover

太公分「蒸」豬!均安蒸豬 舌尖上的非遺究竟點解是蒸?

2022-07-26

西安餃子宴|從108種到360種 非遺傳人的突破

2022-03-12
1:44

從街頭小食到百億產業 「年輕」螺螄粉成非遺

2021-07-17
南澳海膽糭

端午美食|深圳非遺海膽糭 海鮮入糭原來因為窮?

2024-06-08
1:51

好吃到被列為國家「最高指示」?長沙臭豆腐入選「非遺」

2021-07-24

住家菜裏的非遺 這些豆腐有甚麼特別之處?

2022-12-07

豆腐鼻祖?最髒豆腐?這些奇特豆腐原來是非遺!

2022-11-23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佛山均安蒸豬cover

太公分「蒸」豬!均安蒸豬 舌尖上的非遺究竟點解是蒸?

2022-07-26

西安餃子宴|從108種到360種 非遺傳人的突破

2022-03-12
1:44

從街頭小食到百億產業 「年輕」螺螄粉成非遺

2021-07-17
南澳海膽糭

端午美食|深圳非遺海膽糭 海鮮入糭原來因為窮?

2024-06-08
1:51

好吃到被列為國家「最高指示」?長沙臭豆腐入選「非遺」

2021-07-24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質就是階級鬥爭

2025-05-23

為尼克遜訪華鋪路 「傳奇外交家」基辛格的秘密行動如何震撼世界?

2025-05-17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從殖民主義看現代國際關係

2025-05-16
2012年5月24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楊華生

滑稽戲泰斗楊華生逝世

割韮菜

   「割韮菜」是內地用語,主要用在中國股市裏。「韮菜」就是散戶,被大戶舞高弄低後,金錢已被「割掉」,類似廣東話的「割禾青」、「劏羊牯」、「劏水魚」等。然而,背後意思又不盡相同。

   先理解「韮菜」的特性。「韮菜」是一種堅韌的植物,農夫拿刀切斷菜葉,不多久又會再長出來,然後又被農夫收割。種得好的韮菜,一年可以割四、五茬。

   股市的本質是「大起大落」。「大起大落」循環不斷,散戶就像田裏的韮菜,不停被大戶舞高弄低,不斷被收割。要避免當「韮菜」,就必須培養獨立見解,人棄我取,才...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