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2-21
傳統上,中國人對於冬至都會說「冬大過年」,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多關於冬至的習俗,很多傳統習俗都保留至今,其中,佛山傳承快上千年的冬祭就真的體現了比過年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冬至習俗。承傳自宋末明初的冬祭,到現在仍然是由年紀最長的祖父輩分的老人來主持,身穿長衫三跪九叩,吃九大簋要有規有矩。但隨時代變遷,有一個傳統就徹底改變了。
位於佛山南海區大瀝鎮鹽步平地村,冬至日祭祀至今仍然是村中的大事。在黄氏大宗祠堂內,由年紀和輩分最高的長者主持祭祀儀式。這座黄氏大宗祠建於清代乾隆年間,供奉的是黄氏大太公——德政公,而冬至與家人團圓的傳統,也是由這個宗祠傳承至今。
佛山冬至祭祀 族中老人穿長衫馬褂列隊祭祖
祭祀開始時,三聲銅鑼敲響後,由年滿60歲以上輩份最高竹的男丁排行在前,一位位爺爺輩長者身穿長衫馬褂,按輩份列隊進入祀堂。
長者之後,就是按輩份由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都齊全的家族中選幾位男童,隨長輩進入祠堂進行祭祀儀式,傳統這叫做「携童」,是有福人家的象徵。
佛山冬至祭祖 按傳統習俗行三跪九叩之禮
祭祀儀式嚴謹有序,長輩在前帶領叩敬先生、奠茶、奠酒三巡,然後誦讀祭文。誦讀後,行三跪九叩之禮。在祭祀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莊嚴有序,體現黄氏作為大姓在傳統中的威儀。
三跪九叩的禮儀結束後,就宣告儀式正式完畢,而隆重的九大簋宴就開始了。
筵開百席九大簋 佛山冬至祭祖保留太公分豬肉傳統
佛山冬祭祭祖筵開的九大簋宴席,是「三扣三硬三炒」菜式。「三扣」指扣肉、扣鵝、扣蠔;「三硬」是白切雞、燒肉、燒鵝; 「三小炒」則指粉絲炒蝦米、酸菜炒豬腸、魚丸炒時菜,這種保留傳統菜式的宴席至今已經非常少見。菜式也按傳統而做,代表冬至祭祖的傳統得以傳承下來。
佛山冬至祭祖 太公分豬肉 90歲長者任拿
吃過後九大簋宴席之後,還有分「太公豬肉」。按舊時的傳統,男丁可領取一份,70歲以上領兩份,90歲以上的長者,高齡有福之人,想拿多少都可以,寓意長長久久。
這個承傳近千年的歷史傳統,在昔日是代表了村民一年努力過後,向祖先和天的敬虔慶賀,也衍生了不同的傳統習俗。
延伸閱讀:12月23日|最罕見的冬至?
佛山冬至祭祖 隨時代改變體現男女平等
平地村的冬至祭祖習俗已列入佛山市非物質遺產文化之一。隨時代變遷,以往只有男性才能參與習俗,現在女性也有參與的權利了:從前只有男丁能進祠堂行祭典之禮,現在女子也可以了;男丁才可以領太公豬肉,女子都可以分得到了。
每年冬至,村民上上下下穿着傳統長衫短袴,年長者頭戴帽子,近千人參加冬至祭祖,筵開百席,粵港澳大灣區有這盛事的鄉村或市鎮,已愈來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