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0-23
中國「地坑院」是中國特有的古民居建築之一,被譽為是「地平線下的古村落」、「人類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北京四合院」!進入地坑院村落,你會聽到村民的歡聲笑語,但放眼過去卻不會看到任何建築物,所謂「進村不見人,見樹不見村」正正就是地坑院的真實寫照!現時若想去看地坑院,必定要到位於河南的「陜州地坑院」景區,因為此處的地坑院保護和活化做得相當之好,每年都吸引無數中外遊客前來住地坑院、沐浴溫泉神水、吃民間小吃、看豫西民俗風情!
中國民間「建築奇迹」 河南地坑院冬暖夏涼極宜居
位於河南的地坑院被稱為中國民間「建築奇迹」。據專家考證,中國的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廟底溝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地坑院的雛形。20世紀前期,德國人魯道夫斯基在《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一書中向全世界介紹了地坑院,稱這種窯洞建築為「大膽的創作、洗練的手法、抽象的語言、嚴密的造型」,在其書中還刊載了4幅航拍的陜縣地坑院村落照片。
作為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樣式,地坑窯院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歷史和科學,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反映了古時人們的宗教信仰、社會壯況、經濟發展水平等,記錄着當時社會的歷史發展軌迹和信息。
河南的地坑院又稱「下沉式窯院」、「天井窯院」。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後在四壁鑿出窯洞,供人居住的一種建築形式,是豫西地區特有的一種民間建築類型。
地坑院這種特色民居,具有堅固耐用、冬暖夏涼、擋風隔音、防震抗震的特點,冬季窯內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攝氏20度左右,人們因而稱它是「天然空調,恆溫住宅」。地坑院內各個窯洞分為主窯、客窯、廚窯、等功用,按照主窯所處方位不同稱之為「東震宅」、「西兌宅」、「南離宅」、「北坎宅」幾種。
由於受到漢族傳統文化八卦的影響,住在地坑院的老百姓往往會依「風水流脈」來確定院子主窯的朝向,然後會在四壁鑿挖8至12孔窯洞,同時會在窯院一角的一孔窯洞中挖出一條斜向彎道通向地面,作為居民出入院子的門洞。中國特色的河南地坑院是在特定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文化因素影響下所形成的一種民居,包含了生態學、美學、建築學、民俗學等方面的價值。
修繕活化煥發新生 河南「地坑院」成民俗文化園
隨着歷史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居住條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導致不少農戶遷出了地坑院,改為在平地蓋房,令河南陝州許多傳統的地坑院因而廢棄,甚至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為此,當地政府加大了對地坑院這一民族瑰寶的保護力度,並於2011年開始對陝州全區近千座地坑院進行旅遊開發保護規劃,以北營村作為核心保護區。經過一番保育、修繕和活化,原本已然廢棄的地坑院再一次煥發新生,形成了一個完整而多彩的「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園。
這個「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園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張汴鄉北營村。文化園在保存地坑院歷史和遺址之外,亦同時展示了豫西地區的民俗風尚和傳統技藝,諸如地坑院的營造技藝、豫西婚俗表演、豫西農耕文化、陝州剪紙、陝州曲藝、陝州澄泥硯、陝州紡織刺繡、陝州錘草印花等,供遊人在內遊覽參觀。「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園內的地坑院相互貫通而又各自獨立,每個地坑院都有門洞可以直通地面,靈活多變,妙趣橫生。
穿行在民俗文化園中,猶如在迷宮中行走,內裏一院一景,極具特色,當中有大量的實物、圖片生動形象地介紹着地坑院的知識。遊人來一趟「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園已可飽覽豫西地區濃郁的民俗風尚和傳統技藝,甚至可以進行互動體驗,令人目不暇給,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