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第一個合法個體商戶 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撰文︰華思齊

  做生意,今天來看尋常不過,但在改革開放之前,做生意,卻是一份讓人抬不起頭的工作。

改革開放前 做生意抬不起頭朋友疏遠

  那年頭,社會風氣保守,有本事的年青人都會進國家機關工作,為集體企業效力,只有被視為沒才幹的人,才會自謀職業。一個同學跑去做生意,其他人見到,都會別過臉,免得雙方尷尬。

  1979年,19歲的章華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躋身小商販行列。

取得改革開放後全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的章華妹,因為生意愈做愈大,成為了中國首批「萬元戶」,如今已是身家千萬的公司董事長。現時年過60歲的她已將公司交給兒子打理,當年的營業執照亦已被國家評為文物收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她這樣做,也是逼不得已。章華妹家中有七兄弟姊妹,一家九口靠父母的微薄收入糊口,生活捉襟見肘。有見當時溫州解放北路,有人偷偷摸摸當起小販,章華妹為改善生計,也照辦煮碗,在家門前擺小攤,賣起針線、鈕扣、錶帶等商品。

  儘管當時國家已改革開放,惟計劃經濟思想根深柢固,擺攤賣東西,尚未獲認可。每當政府人員經過,章華妹就得趕緊把東西收起,應對隨時「走鬼」的突發可能。雖然日子過得提心吊膽,也因此失去朋友,但這份工無疑改善章氏一家的生活。當年大畢業生,一個月薪金也不過3、40元,但章華妹擺攤一個月,便可賺上百元,收入可觀。

今年適逢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周年,廣電總局製作了一輯40集的系列短片《理想照耀中國》,章華妹於改革開放後的奮鬥故事亦被收錄其中,由演員張婧儀飾演章華妹,這一集節目名為《鈕扣》。(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後善用生產力 做生意合法化

  有一天,章華妹如常擺攤,當她瞥見政府工商部人員,立刻把貨物收拾,豈料對方非但未有對她留難,還跟她說,國家政策開放了,允許私人貨物銷售,還喊她到工商局登記合法經營許可,讓她喜出望外。

  80年代改革開放,上山下鄉結束,約1,400萬名知青返城,為善用過剩勞動力,國務院頒布《關於城鎮非農業個體經濟若干政策性規定》,肯定個體戶及私人企業的合法發展和地位。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第一間民營餐廳 由吃不飽到美食大國 

1979年中美建交,國家實施改革開放,廣州市面開始出現林林種種的小商販。(圖片來源:Getty)

生產力逐步提升 「個體戶」成改革開放時代標記

  章華妹手上的「個體工商營業執照」,成為改革開放後全國第一張同類型執照,見證國家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取得合法經營後,章華妹把家裏一樓改成店面,找木工做了一個展示櫃,經營起小型百貨店,生意愈做愈大。她的故事更收錄在建黨百周年系列短片《理想照耀中國》其中一集《鈕扣》當中。

  當年中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對很多發達國家低;在國策配合下,個體經濟以國營經濟及集體經濟以外的第三種形態出現,補足市場缺口,推動中國經濟邁步向前。由1981年個體戶合法化,短短半年,全國個體戶數目突破100萬戶,民營經濟高速發展,1982到1985年,數字更突破1170萬戶,「個體戶」成為時代標記,亦造中國首批「萬元戶」出現。

1979年的南京,街上人民穿的仍是藍綠灰的集體服裝,但民營小攤販的出現,以及其身後的商業廣告牌,揭示國家改革開放後在政策、市場經濟及人民生活的轉變。(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40年,全國個體工商戶在2019年突破8,000萬戶,中小型及微企業數目超過1,800萬間,全國有 2.3億人在有關企業就業,成為一股不能忽視的經濟動力。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