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裝 佛靠金裝

  現代人往往先看人外表,原來在古代也是一樣。「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指的是人要靠外表,靠衣飾裝扮,而佛像的光彩也要靠塗金。所謂「先敬羅衣後敬人」,外表是給他人的第一個印象,所以「人靠衣裝」不難理解,但為甚麼佛像也要塗金、也要靠外表呢?

  先談典故。沈自晉《望湖亭記》第十出:「雖然如此,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打扮也是很要緊的。」《醒世恆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常言道:『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淺的多,只有皮相,沒有骨相。』」

  再談「佛靠金裝」。事實上,佛像用金塑造,是告誡世人,修佛如冶煉純金,浴火重生,爐火純青,全無雜質,煉成後既堅固,又有延展性。純金的質地,永恒不變,不被玷污,也不受侵蝕,在所有金屬中,純金是最難氧化生銹的。用金塑造佛像,最重要目的是可以保存很久,以便千秋萬代讓善信供奉。這背後的意義,其實是說第一印象很重要,影響到別人對你的一個長遠觀感。

  在《法華經》中曾經說到:「諸佛真金色,百福莊嚴相。」西方極樂世界是金碧輝煌的,阿彌陀佛的法身是金色的,《讚禮偈》說:「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因此「佛靠金裝」原來也是有典故而來的。

父母在 不遠遊 遊必有方

  現今社會,交通方便發達,大家經常去長途旅行,但在古代,遠行可能意味數年不歸,如果家中有年邁的父母親,如何是好呢?因此古代就有「父母在,不遠遊」的說法。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父母仍然健在,做子女的不應遠遊,即使遠遊,也應留下方向,即遠遊的地點讓父母知道。問題是孔子在戰國時期也周遊列國,他是否等於沒有遵照此建議呢?現在通訊發達,我們又是否仍要遵守此規條呢?

  事實上,孔子的父和母,分別在他3歲及17歲就已經仙遊。...

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

  大家都聽過「以貌取人」是不對的,就是說人不應太過膚淺,只以外貌取人,是不恰當的,但原來「以貌取人」竟然孔子有關?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相傳孔子有3,000個弟子,真正通達事理者,有72個,而其中兩個弟子的經歷,卻串連成為「以貌取人」這個故事。

  孔子其中一個弟子宰予很會說話,能言善辯,深得孔子喜歡,但未幾,宰予懶惰的真性情開始表露出來,孔子更以「朽木不可雕」...

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

  中國傳統經常是導人向善,但很多人卻往往因為事情太小而不願意去做,「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意思是不要因微不足道的事而不行善,亦不要以為只是小小的壞事而放膽去做。

  此話最早見於《三國志·蜀書》,講的是劉備在討伐東吳失敗之後,兵敗白帝城,在臨終前跟兒子劉禪說的一番話,原句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後來,宋朝的朱熹將二句話前後調動,放進了《朱子家訓》內。

  什麼是「善小」呢?可以是一些具體的善事如捐款或義務工作,也可以是很細微的舉動,如一個微笑、一...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這句說話曾經在80、90年代非常流行,但卻不是很多人聽過後面的一句: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表達思念之情的詩句,原來去到今天已經有不再一樣的意思。

  這二句話出自唐·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詩中首二句,表達了詩人對已離世妻子思念之情。現代人引申為當有些人愈見多識廣時,就不會像其他人一般的孤陋寡聞、隨波逐流。

  「滄海」出自於《孟子·盡心》「觀於海者難為水」。至於詩中的「滄海」,指的是波濤洶湧的大海,當你見過真正的大海,對於其他「水」都不屑一顧...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大龍鳳  

  「大龍鳳」原本跟廣東傳統藝術——粵劇有關,但後來卻變成了「做場好戲來騙人」的意思,為何會這樣呢?

  「大龍鳳」,其實是香港六十年代初一個粵劇團的名字。由何少保做班主,紅伶包括麥炳榮、鳳凰女和譚蘭卿。這粵劇團有幾齣拿手好戲,包括《鳳閣恩仇未了情》、《蠻漢刁妻》、《痴鳳狂龍》等。 

  這些粵劇的特色,多是大鑼大鼓、大吵大鬧的,氣氛熱鬧,觀眾們看得十分投入。後來,人們就喜歡以「大龍鳳」來形容一些大吵...

猜歇後語:張飛戴口罩

  每逢流感高峰期,許多人都會戴上口罩,保護別人保護自己。那么張飛戴口罩是甚麼意思呢?

  在《三國志》的張飛本傳中,便形容張飛雙眼十分大,瞪眼怒目能夠嚇退曹兵。當中有一句:「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料想他載上口罩的話,便只見一雙大眼了。後人便流傳幽默一句:「張飛戴口罩—顯大眼」。

  延伸閱讀:猜歇後語:張飛穿針    

萬聖節要「糖果」也要「蘋果」?

  每年10月31日就是萬聖節,雖然這是一個西方的傳統節日,但內地近年萬聖節玩樂氣氛越來越濃厚,現在就讓我們認識一下萬聖節的專有詞語。

  「萬聖節」在西方是紀念逝者、聖人的節日,當中最有名的習俗就是「Trick or Treat」,意思就是「不給糖就搗蛋」。除了糖果外,傳統上還有一個有趣的「儀式」,那是甚麼呢?

  這個就是「咬蘋果」(bobbing for apples)了。每到萬聖節時,英美等西方國家都會舉行節日習俗,參加者要想...

南瓜燈的由來

  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萬聖節在香港的氣氛濃厚,在這個歡樂的「扮鬼日」,「南瓜燈」成為必備元素。   到底這顆由南瓜製成的手作燈籠,為何會與萬聖節扯上關係?

  南瓜燈,原名為傑克燈籠(Jack-O’-Lantern)、傑克燈等等,是萬聖節的必備物品。

  為甚麼有「南瓜燈」呢?在英國大英百科全書內有一句:捉弄魔鬼以賺取金錢(tricked the devil for his own monetary gain)。相傳英國愛爾蘭有一個名叫 Stingy J...

猜歇後語:張飛穿針

   張飛,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是劉備的義弟,也是蜀漢五虎將之一(其他為關羽、趙雲、馬超、黃忠)。張飛以身材魁梧見稱,可有想過當他拿起絲線穿針的時候,會是怎麼樣子呢?

  《三國演義》描寫張飛的外貌是「豹頭環眼」,顧名思義,就是眼睛很大。

  穿針走線需要細緻和耐心,讓「莽張飛」將幼細的絲線穿過小小的針眼,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後世就流傳一句歇後語:「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意思就是事情太困難,只能發呆,毫無其他辦法。

  不過,《三國志》也有記載張飛:「小...

猜歇後語:諸葛亮娶醜妻

   諸葛亮不單是千古名臣,還是「身高八尺」的美男子,但他卻娶了一位大眾公認的醜女子。為甚麼?

  諸葛亮輔佐劉備為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位千古名臣,原來他還是一位帥哥。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身高八尺,猶如松柏」,可見他是高大威猛之人。這樣一位帥哥,卻娶了一位大眾公認的「醜女」。

  《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記載:「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孔明曰:聞君...

八九不離十

  形容某事與事實十分相近,或者一件事差不多完成,一般會說「七七八八」,但亦有人形容「八九不離十」,為甚麼?

  「十」在中國通常被認為是代表圓滿的數字,「八九」就代表一件事接近完成、或猜測接近真相。

  古代典藉中,不少文章都出現過「八九」的用法。例如《紅樓夢》第三十回:「紫鵑也看出八九。」

  中國現代作家老舍的《柳屯的》則出現「八九不離十」的用法:「可是比較的,我還算是他的熟人,自幼兒的同學。我不敢說是明...

小學雞 中學和大學呢?

  形容別人幼稚如小學生,會說:「小學雞」,那麼,中學和大學又有甚麼和「動物」有關的形容詞?

  形容小學生為「小學雞」,是因為小學生像小雞個子小,小息時在校內跑來跑去,從學校高處往下看,就像一群群小雞在跑,可愛得帶點無知。小學雞又用來泛指行為幼稚的成年人。無論對小學生或成年人而言,「小學雞」都是貶義詞。

  中學又是甚麼呢?

  網絡有說:「中學鴨」。中學生個子高大,但心智未成熟,惹事生非後卻...

「任劍輝」猜一歇後語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是任劍輝嗎?」是甚麼意思呢?

  任劍輝是粵劇界無人不識的名伶,很多人都好想像她一樣大紅大紫。

  但如果有人對你說:「你是任劍輝嗎?」卻有負面含義,這是為甚麼呢?

  原來「輝」字諧音「揮」,任劍輝諧音「任·劍·揮」,就是「拿起劍來任意揮動」的意思。

  於是就衍生出一條歇後語:「任·劍·揮——亂咁亮劍」,便是用來形容人太衝動、胡亂...

「趁水和泥」是何意思?

  「趁水和泥」是甚麼意思?出處在哪裏呢?

  在北大語料庫中查詢發現,「趁水和泥」這個詞,最早出自清代程省所著、講述古代測字數的著作《測字秘牒》。

  現代多本小說作品中,曾用到這個詞,大多與趁熱打鐵、趁火打鐵等連用,表達要把握時機的意思。

  例如姚雪垠的長篇小說《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這母貨不早不晚,來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熱打鐵,捎帶着...

一筆畫不成龍 一鍬挖不出井

  形容做事不要急進,會說「勿急功近利」、「不能一蹴而就」。在以前,就有一句很生動的語句來形容,你知道是甚麼嗎?

  古時,人們最尊崇是龍,甚至會把龍的畫作掛在家中,希望為家添福氣。不過,要畫出一條栩栩如生的龍,一筆是畫不成的,要多加幾畫仔細繪描才能夠成功。因此,形容要成功就不能急進,就有「一筆畫不成龍」的諺語。

  「一筆畫不成龍」原來還有下一句的,就是「一鍬挖不出井」。古時喝水要挖井,但井不是一挖便成,而是要...

當家才知鹽米貴 出門才曉路難行

  形容年青人不知生活艱難,會說「吃米不知價」。舊時民間諺語,有一句意思與之相當的,你又知道是甚麼嗎?

  這一句便是「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意思就是說,孩子長大成家後,面對衣食住行的生活問題,就會知道鹽米等生活用品並不便宜,以此告誡孩子不要養成浪費的壞習慣。

  以前農村沒有馬路沒有車輛,都是不平坦的泥巴路,一般人無論到哪裏都是靠雙腳行走。因此,舊時長輩就以「出門才曉路難行」來訓示後輩...

燈不撥不亮 理不辯不明

   形容真實的事情不會虛假,會說「真理愈辯愈明」,舊時諺語中,也有一句意思與之相當的,你又知道嗎?

  這句話就是:「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意思是燈不理順一下是不會明亮的,道理不經辯論是不會讓人明白的。

  中國作家協會的羅旋,曾在其長篇小說《南國烽煙》中寫道這句話:「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有意見可以擺出來!」就是說有甚麼意見盡管說出來。

  話說回來,燈為甚麼要「撥」才亮呢?古時的燈是油燈,用...

頭回上當 二回心亮

  形容犯了錯以後吸取教訓,會說「經一事,長一智。」另外還有一句意思相當的諺語,你又知道嗎?

  以前,長輩們會說「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意思就是第一次上了當,第二次心中有數,遇到相同的事就不會再受騙了。舊時的智慧,都是從自身的經歷出發、又口口相傳而來,因此朗朗上口,淺白易明。

  這句諺語出現在溫瑞政主編的《中國俗語大詞典》第一版辭海版, 當中引述李良傑著作《較量》中的一句:「『海濤,你越...

久住坡 不嫌陡

  「久住坡,不嫌陡」是一句民間諺語,大家知道是甚麼意思嗎?

  據說這句話出自鄉村,是說住在山坡上的人,如果要購買生活必需品,可能經常需要下山。有些地方山坡陡峭,村民甚至需要自製一條「天梯」下山。在外人看來,這樣的下山之路危險萬分,但對於住在山上的人來說,這條路是生活必走的路,走多了便輕鬆自如。

  於是就有了「久住坡,不嫌陡」的俗語,意思就是積極面對困難,便...

白鼻哥是何許人?

  白鼻哥是何許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傳統戲曲的丑角(三花臉),因用白粉塗鼻,俗稱白鼻哥或白鼻。

  在傳統粵劇中,白鼻哥的角色多為反派,例如作為才子的反襯,上京考試而榜上無名,下場時說:「今科不中,明科再來。」

  後來,「白鼻哥陪考」就用來比喻考試失敗之人。

  其後,白鼻哥又泛指無能之輩瞎湊熱鬧,永遠是陪襯角色...

宋代夜市營業至幾點?

  現代人逛夜市,是愈夜愈精彩,甚至通宵至天光。古時所謂的夜宵又是甚麼時候呢?

  北宋孟元老曾經以宋代京城生活日常為主題寫成作品《東京夢華錄》,提及到北宋時期的夜市,說「夜市直至三更盡,纔五更又復開張」。意思是說夜市營業至11時,到凌晨3時又預備第二天的營業。

  古時沒有電燈,晚上11時已非常漆黑了,此時還有夜市,可見宋代的夜生活豐富多彩。

  延伸閱讀:「半夜雞啼」有甚麼特別...

落筆打三更

   如果有人說「落筆打三更」,你會有甚麼反應?這個俚語是甚麼意思?

  「更」是古代用來表示小時,以「更」作為單位計算時間。「打更」報時是晚上7時才開始做的事。更夫會以敲鑼等形式通知市民時間,一更為兩小時,整個夜晚合共有五更,即10小時。

  初更為晚上7至9時;二更為晚上9至11時;三更為晚上11時至凌晨1時;四更為凌晨1至3時;五更為凌晨3至5時。

  一般而言,打...

short short 哋

  形容別人說話及行為怪異、不正常,年輕人會說:「有病」、「發神經」,但較年長的,則常說「short short 哋」,當中有甚麼緣故呢?

  「short」源自英語「short circuit(短路)」。「短路」是一種電路故障,會突然產生較大的電流,導致電器損壞,甚至火災或爆炸。

  因此在口語中,有人將「short circuit」簡化為「short short 哋」,用來形容有人語言或行為不正常,給人感覺「搭錯線」、「傻傻哋」。

  ...

冬季冷暖看重陽  

  中國古代以農立國,因此非常看重氣候變化。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與冬季氣候原來也有關係?

  古代有一種說法:「今年重陽不打傘,明年地裏光杆桿。」意思就是重陽節那天不下雨(不打傘代表不下雨),那麼之後的冬天就會較為乾旱,在水份不足的情況下明年糧食收成也會出現問題。

  相類似的農諺也有:「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旱。」意思就是說如果農曆十三前後沒有雨,往後雨水就比較少了,整個冬天雨雪匱...

重陽吃糕 百事俱高

  中國不少傳統節日,都會有應節食品,例如人們會在中秋節時吃月餅,端午節時吃糭,春節時吃年糕、元宵節吃湯圓或元宵等。那麼重陽節的應節食品是甚麼呢?

  有民俗專家指出,以往人們在重陽節時會吃重陽糕。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在《東京夢華錄》、《夢粱錄》、《武林舊事》等記錄宋代生活的文獻中也有提及。

  至於重陽節吃重陽糕的習慣,相信與登高習俗有關。因為「高」的發音和「糕」一樣,因此重陽節...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