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4-21
假日裏,不少港人會帶小朋友去放風箏,這項娛樂活動源遠流長,「風箏的故鄉」就在山東濰坊市。濰坊風箏的源頭可追溯至戰國時期,明清時期逐漸興盛,品種繁多,色彩鮮艷,飛得又高又穩,是寶貴的文化遺產。當地政府多年來致力於推動風箏文化傳承,於1984至今舉辦38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令濰坊風箏蜚聲海外。電商、直播為風箏產業再吹一陣「東風」,一飛沖天的不僅是濰坊風箏,還有這個古城的發展夢想。如今,當地風箏企業從20家增長到300多家,每年生產1.2億隻風箏,年產值超過20億人民幣(約24億港元)。
全球市場逾7成風箏是濰坊生產?
濰坊風箏的源頭,可追溯至戰國思想家墨子製造的「木鳶」,於明清時期逐漸興盛,以濰坊楊家埠村等地區為代表。2006年5月,濰坊風箏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延伸閱讀:風箏在古代曾是武器?
傳統濰坊風箏用竹子、紙、絹等製成,要經過削竹(將竹子削成合適大小以製作骨架)、烤竹(令竹條變形)、扎製、糊紙(將紙、絹等粘貼在骨架上)、繪畫(在風箏上畫上設計好的圖案)、系線(給風箏系好風箏線)等工序,均為手工製作。
濰坊風箏以起飛穩、飛得高、精美逼真等特點著稱,款式多達數百種,鳥獸魚蟲、人物故事都是常見主題。工藝大師製作的風箏,甚至在無風的室內也能飛到一定高度。
為傳承及弘揚這一門古老工藝,當地政府於1984年4月創辦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至今舉辦38屆,令濰坊風箏文化蜚聲國際,成為濰坊風箏產業飛速發展的契機。近年來,電商、直播平台、電子遊戲,都成為濰坊風箏「起飛」的東風。
據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建偉,目前濰坊每年生產1.2億隻風箏,銷往浙江、廣東、歐美等地區,國際市場佔有率超過75%。截至2020年,濰坊風箏企業和經營者從1980年代的20家增長至超過300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相關產業年產值超過20億人民幣(約24億港元),令當地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