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格建築|解構北京「鳥巢」 特殊鋼材 亂中有序顯美態

撰文︰華思齊

  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是2008年北京奧運的主場館,代表着中國主辦世界級體育盛事的起點。建築物由2001年「建築界諾貝爾」普立茲克獎得主赫爾佐格和德默隆(Herzog & de Meuron)打造。這對來自瑞士的建築拍檔,儼如建築界的「物料魔術師」,擅長把平實樸素的建材打造成建築物的主角。北京「鳥巢」的標誌性鋼結構正是最佳例子。

北京「鳥巢」看似錯綜複雜 內部結構卻很規律

  說到北京「鳥巢」,大家最深刻的肯定是建築物外圍錯綜複雜、看似雜亂無章的鋼結構。

  不說不知,「鳥巢」的內部結構其實十分規律。建設團隊曾經在訪問披露,興建「鳥巢」首先要建造12根主樑,每根主樑由兩根鋼樑組成;這24根鋼樑互相交叉,形成螺旋狀的基本結構,使整座建築更加堅固。不過,對於工程團隊這樣還不夠堅固,因此他們在「鳥巢」底部,斜拉一些鋼根到頂部的巨型鋼樑,令整個鋼結構達到能夠抵禦八級地震的標準。

  細心留意,會發現工程團隊在主樑之間,焊接一些不規則的鋼結構,這個步驟主要用於固定主樑的位置,使其不會左右搖擺。用途實際,亦有美化之效,形成視覺上人們認知的「鳥巢」。

北京鳥巢夜景
最初國家要求建築師為北京國家體育場興建一個開合式的屋頂。「鳥巢」設計就是為了隱藏開合式屋頂的軌道而創作。不過最終因為成本原因,屋頂設計被刪去。(圖片來源:Herzog & de Meuron)
「鳥巢」建築模型
從這個模型,可以見到「鳥巢」的內部結構十分規律。整座建築主要由12根主樑支撐,每根主樑再分為兩根鋼樑。(圖片來源:Herzog & de Meuron)

「鳥巢」鋼材輕強度高 由三峽船閘和軍艦製造商生產

  熟悉建材的人都知道,一般鋼材承重力有限,柔韌度不及其他物料,但赫爾佐格和德默隆在興建北京「鳥巢」時,竟能以像編織竹簍的方法,把全長36公里的鋼條繞成一個跨度達330米的鏤空築構物,能抵受北京的夏雨冬雪,可見「鳥巢」所用的鋼材殊不簡單。

  事實上,「鳥巢」使用的是一種名為Q460的特別鋼材,由製造三峽船閘和國家軍艦的河南舞陽鋼鐵公司生產,它的重量輕、強度高,能夠抗低溫。可以說,沒有這種特殊的材質,就沒法成就「鳥巢」複雜性高的外形。

  延伸閱讀名建築師在香港|北京「鳥巢」變奏 瑞士建材魔術師 重塑大館 建M+

來自瑞士的建築師赫爾佐格(Jacques Herzog,右)和德默隆(Pierre de Meuron,左),與美籍華裔的貝聿銘、日本安藤忠雄、英國諾曼‧福斯特等都拿過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這個獎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是一流建築師的證明。(圖片來源:Getty)
北京「鳥巢」由來自瑞士的建築師赫爾佐格(Jacques Herzog,右)和德默隆(Pierre de Meuron,左)打造,當年他們從177名對手當中脫穎而出,得到建築合約。(圖片來源:Getty)
北京鳥巢一隅
類似北京「鳥巢」所使用的Q460的低合金高強度鋼材,原本只有美國和日本等少數國家生產,中國在在興建奧運場館過程自主研發成功,毋須依靠進口,加快施工時間。(圖片來源:Herzog & de Meuron)

「鳥巢」橢圓形外觀 參考中國傳統陶器及大線卷

   「鳥巢」這座建築整體上是橢圓形的,設計參考了中國傳統的陶器及大線卷等器物,而「鳥巢」般的外型靈感來自中國古瓷的冰裂紋路,設計由建築師赫爾佐格和德默隆二人,與著名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攜手打造。

  被鋼材包覆着的混凝土紅色碗狀看台,可容納約91,000名觀眾。碗狀看台分成上、中、下3層,所有人都能夠在場地半徑142米的距離觀賞賽事。

  142米是一個怎樣的概念?這個數字是如何得出來?原來根據研究,人的眼睛觀看事物最舒適的距離為150米之內。建設團隊在興建場館時,就是考慮到這一點去設計。

  延伸閱讀水立方變水上樂園 鳥巢開文化中心 北京奧運場館改造多面睇

北京「鳥巢」的外形參考中國傳統相關器物設計
北京「鳥巢」橢圓形的外觀參考了中國傳統陶器和大線卷為靈感設計。(圖片來源:Herzog & de Meuron)

  距離場地最遠、身處最高位置的「山頂觀眾」,離地面高度足足有68.5米,相當於超過20層樓的高度。為什麼觀眾看比賽的時候,很少出現畏高的感覺?這是因為看台以一個比較平視的角度設計。觀眾俯視賽場的角度不超過35度,除了能夠讓人置身在一個比較安全的環境,更容易忘記身處的實際高度。

  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就是這樣一個個微小的細節築構而成,成就中國的奧運傳奇。落成十數載,「鳥巢」依然是北京引以為傲的旅遊地標。

北京鳥巢內部
2008年6月28日,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竣工。2007年被英國《泰晤士報》列為世界正在建設的十個最大最重要的建築工程。(圖片來源:Herzog & de Meuron)

  延伸閱讀四川建成全球最大「水光互補電站」 4千米海拔上再造一座「鳥巢」?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