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逝世|首部小說捧紅林青霞 《還珠格格》助亞視打低無綫

撰文︰黃皓頤

  瓊瑤是一個傳奇。她不單是知名作家,寫下無數受歡迎的小說作品,她的創作更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掀起追看風潮,影響力遍及全中國,甚至整個華人圈子。

  12月4日,陪伴了幾代人成長的瓊瑤逝世,終年86歲。她的死訊,令不少書迷、影迷都大感惋惜。

瓊瑤9歲已發表首部小說 將師生戀寫成小說《窗外》

瓊瑤年輕時的黑白照片。
瓊瑤自小熱愛文學,年輕時已經常發表文章,顯露其寫作才華。
瓊瑤將自己的師生戀故事寫成小說《窗外》,1973年拍成電影,由新人林青霞擔任女主角。

  瓊瑤原名陳喆,祖籍湖南衡陽,1938年生於四川成都,父母都是國文教師,因此她自小在文學氣圍濃厚的環境中長大,培養對文學的熱愛。瓊瑤9歲時,已在報章兒童版發表首部小說《可憐的小青》。

  1949年,瓊瑤跟隨家人移居台灣,14歲時發表文章《幻想》。1954年,再在雜誌發表文章《雲影》。雖然瓊瑤鍾情寫作,但讀書成績不佳,沒有考上大學,而是畢業於台北北二女中(今為中山女中)。

  讀書時,瓊瑤曾有過一段師生戀。24歲時,她將這段戀情寫成小說《窗外》,以筆名瓊瑤投稿到雜誌,並成功刊載,大受歡迎。

  延伸閱讀:瓊瑤經典作《還珠格格》 回顧第一代清宮偶像劇

筆名瓊瑤取自《詩經》 《窗外》拍成電影捧紅林青霞

  為何會選用瓊瑤這個筆名?它是出自《詩經》詩句「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意指自己對他人的盛情,禮尚往來,知恩圖報。

  其後,《窗外》正式出版為小說,更於1973年拍成電影,女主角是年僅19歲的林青霞,這部電影處女作,立即令她爆紅,自從展開豐盛多采的影壇人生。

氣質清純的林青霞擔演《窗外》,演活女學生深陷師生戀的角色。
瓊瑤筆下的小說《窗外》,寫的是自身的愛情故事,而同名電影版由年僅19歲、第一次拍戲的林青霞擔演。氣質清純的林青霞,演活女學生深陷師生戀的角色。(圖片來源:瓊瑤FB)

  林青霞在2023年第60屆金馬獎獲頒終身成就獎,她在台上感謝瓊瑤。「她的第一部小說《窗外》,成就我第一部電影。70年代最賣座的文藝愛情片都跟瓊瑤有關。」

  不少人因着《窗外》的名聲響,以為它是最早拍成電影的瓊瑤作品,但其實瓊瑤的著作《婉君表妹》早於1964年已拍成電影,這才是首部改編自瓊瑤作品的電影。

瓊瑤80年代轉戰電視圈 《還珠格格》助亞視逆轉收視

瓊瑤的《還珠格格》三部曲拍成電視劇推出後,掀起兩岸三地追看熱潮,
馬景濤和陳德容合演瓊瑤的梅花三弄之《梅花烙》電視版。
《情深深雨濛濛》改編自瓊瑤小說《煙雨濛濛》,主角有林心如、趙薇、蘇有朋和古巨基。

  瓊瑤以細膩、感性筆觸,寫出浪漫的少女情懷,以及探索女性自我價值,深受少男少女的歡迎。上世紀60、70年代,她不少作品拍成了電影,而自1980年代起,她轉戰電視圈,曾拍攝一系列「瓊瑤電視劇」,包括90年代的梅花三部曲、《還珠格格》三部曲等,成為膾炙人口的劇集。

  港人一定記得1999年亞視播出紅遍東南亞的《還珠格格》時,曾取得約六成收視,成功打破無綫的慣性收視,打贏過漂亮的的一仗。

  延伸閱讀:外購劇《還珠格格》打破無綫慣性收視 重溫亞視經典作

  瓊瑤一生共有65本著作,代表作包括《窗外》、《庭院深深》、《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梅花三弄》及《還珠格格》等。由她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庭院深深》和《女朋友》,更先後在第9屆及第12屆台灣金馬獎獲頒優等劇情片獎。

  此外,瓊瑤的作品更捧紅了無數男女演員,包括電影圈的林青霞、林鳳嬌、劉雪華、秦漢、秦祥林,到電視劇的馬景濤、陳德容、林心如、趙薇、蘇有朋等。

  2017年,瓊瑤完成了最後一本著作《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後的一課》,這是一部自傳紀實作品,當中她寫下自己對生命的看法。她又在最後的歲月裏,於Facebook發文道出,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院、治療、不治」的時間。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對於必將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

  瓊瑤又勸勉年輕人要珍惜生命。「年輕的你們,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大家能經得起磨練。」

  感謝瓊瑤為我們留下了很多令人回味的經典作品,不論是小說、電視劇或電影,都曾經進入幾代人的內心,陪伴成長,滋潤心靈。瓊瑤的去世,也代表華語影視界一個時代的結束。

瓊瑤於2017年8月出席新書發布會。
2023年8月19日,瓊瑤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瓊瑤創作的多部小說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都大受歡迎。

 

許冠文《鬼馬雙星》、《摩登保鑣》、《破·地獄》

《破·地獄》1億票房|喜劇之王許冠文 由冷面笑匠到喃嘸師傅

2024-11-29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2024-11-15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老鐵匠的古董紫砂壺

2025-05-07
1958年5月12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轎車

第一輛「東風」牌國產小轎車出廠

打牙祭

  「打牙祭」乃四川方言,原本是四川人祭祀財神(或稱土地神)的習俗,後來泛指吃肉或豐盛的菜餚。「打牙祭」有甚麼故事呢?

  《犍為縣誌·風俗》記載:「工商業家月以初二、十六兩日肉食二次,名為打牙祭,已成為各家普遍之習慣。」四川商人傳統每逢月初及月中都以雞、豬、魚等肉類祭拜土地神,祈求保佑自己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拜祭過後,上上下下自然要大吃一頓,「祭」自己的牙齒,於是便有了生動貼切的「打牙祭」之說。

   以前肉價十分昂...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