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

編輯︰王子傑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周四(3月28日)發表科技考古成果,正式公布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復原圖以及相關考古成果,是中國首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復原古代帝王容貌。

  獲後世極高評價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為何會正值盛年時駕崩呢?這樣一位亂世雄主,他的真實容貌又會是怎樣呢?

南北朝亂世雄主 北周武帝宇文邕離奇英年早逝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容貌,以往一直只能依賴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陝西咸陽陳馬村發現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墓葬。(網上圖片)

  中國歷史南北朝亂世當中,北周武帝宇文邕是相對較多人熟悉,且少數有所作為的明主。

  宇文邕是南北朝北朝之一北周的第3位皇帝。公元560年,北周明帝宇文毓被權臣宇文護毒殺,時年17歲的宇文邕被擁立為帝。

  北周武帝雄才大略,親政後勵精圖治、富國強兵,最大功績是在公元577年,御駕親征北齊,實現北方再度統一。然而,在統一北方後,北周武帝卻在正準備要「平突厥、定江南」時死亡,年僅36歲,英年早逝。

  史學界及考古學界,一直都北周武帝的死因感到非常困惑,卻又不得答案。

  1993年,陝西考古研究院在咸陽陳馬村,意外發現一座北周時代的高級墓葬,出土文物揭示墓主人竟然就是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容與畫像相差甚遠 典型東亞人模樣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真實容貌,原來與古代畫家畫像相差甚遠。(網上圖片)

  針對北周武帝的真實容貌,以往只能根據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再加以想像。但閻立本也只是根據文字記載及自己的想像力進行創作,因此畫像還原程度並不可信。

  復旦大學的考古研究人員,先是利用顱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初步復原北周武帝的容貌。其後,研究人員以專門適用於古代DNA的捕獲探針,從北周武帝肢骨樣本上,獲取約100萬個可用的基因位點,成功還原頭發、皮膚、瞳孔等關鍵特徵。

  利用科學方法還原真實容貌的北周武帝,原來外表與畫家筆下的面容豐滿、身型富態相差甚遠。北周武帝清瘦精幹,擁有黑色頭發、黃色皮膚和棕色眼睛。

研究人員利用現代科技進行考古,當中包括在遺骸中提取DNA。(網上圖片)

  研究人員發現,北周武帝符合典型的東北亞、東亞人長相,容貌結實而剛健,有明顯的北方草原民族容貌特徵,與所想像中鮮卑族相貌鬚髮茂盛、髮色偏黃和高鼻深目大不相同。

  背後原因,研究人員認為北周武帝的祖母王氏為北方漢人,甚至鮮卑族的形成,很可能是一個動態的多民族融合的過程。

  通過遺傳學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北周武帝與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現代達斡爾人、蒙古人存在最接近的遺傳關係,推測北周武帝血統中,有60%源於古代黑龍江流域的東北亞人群,30%血統源於古代黃河流域的農業人群。

  換言之,鮮卑皇族在當時已經與漢人貴族長期通婚,是「胡漢融合」的直接證據。

北周武帝宇文邕或慢性重金屬中毒 長期服用「丹藥」求長生

在北周武帝宇文邕墓葬中發現的墓誌石,上面刻有「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9個大字,宣告墓主人的身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北周武帝宇文邕墓葬中出土的鐎斗(圖右,一種在外溫食用具)和瓷熏(圖左)。(網上圖片)

  至於死因,研究人員對北周武帝的遺骸樣本中33種微量元素進行分析,發現體內的砷(As)、硼(B)、銻(Sb)的含量,顯着高於同時代平民和貴族平均水平,並且這些元素,都是在長期在飲食中累積至骨骼。

  南北朝時代,服用道家丹藥是上流社會所崇尚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以求滋補長生。但當時所謂丹藥,實際上是無機化合物,由多種礦物高溫燒製提煉而成。

  而根據歷史記載,在公元575年至578年間,北周武帝曾經數次生病,症狀為「癘氣內蒸,身瘡外發」,最終「身生癩瘡,惡疾而死」。

  研究人員認為,北周武帝的情況,可能皮膚病為表徵,配合上述發現,符合慢性重金屬砷中毒的病理表現。

  延伸閱讀:「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有哪些入選?

  延伸閱讀:南海1500米海底考古大發現 兩艘明代沉船 逾10萬件文物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秦嶺站

中國南極新考察站開站 命名「秦嶺」有兩大考慮因素

大事回顧|盤點2023中國八大科技成就

地表最快|時速1000公里!中國首條「高速飛車」試驗線完工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10

60件文物

陝西考古幾誇張?每日出土60件文物

1:43
水下考古;長江口二號

水下考古幾神奇?「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 工程規模全球最大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北周武帝宇文邕

科技考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

南海1500米海底考古大發現 兩艘明代沉船 逾10萬件文物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上):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

「中國種不了榴槤」魔咒被打破!國產榴槤「樹上熟」 香甜飽滿不輸進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