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2-19
在香港,飲咖啡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風靡各個階層。港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喝掉約250杯咖啡,遠高於內地的年均7.2杯,咖啡店數量就更是龐大,在美食平台上可以查到超過2,000家各類咖啡店。不過,中國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並不是香港,而是同為對外開放窗口的上海。咖啡在19世紀中期進入上海,迅速成為全民「時尚」,並頻繁出現在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成為海派文化的一個標記。到1946年,上海已有近200家咖啡店,目前這個數字超過了6,400家,在內地城市中遙遙領先,數量是第二名北京的1.6倍。
上海飲咖啡歷史超過100年
咖啡與國民消費水平相關。改革開放以來,內地咖啡市場飛速發展,已突破千億規模,雖然2019年人均咖啡消費僅每年7.2杯,遠低於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但消費增速驚人,年均增速達15%,遠高於世界2%的水平。
上海被視為內地咖啡文化最興盛的城市,美食平台「美團」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上海有超過6,400家咖啡店,數量是第二名北京的1.6倍,第三名廣州的2倍;平均每萬人擁有2.67家咖啡店,是內地最多。
據傳媒統計,截至2020年1月,上海經營15年以上的咖啡企業超過2,170家,遠高於第二名深圳的903家。不過廣州的咖啡企業數量在過去5年裏大增超過5,500家,達到8,826家,是內地咖啡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
上海咖啡文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43年,上海開埠後,外國人將咖啡帶到了上海,當時還沒有咖啡這個譯名,這種香氣獨特的飲料被稱為「磕肥」。
1880年,上海第一家獨立經營的咖啡店在虹口地區揭幕,飲咖啡迅速成為象征「摩登(modern)」的生活方式,咖啡店成為社交活動和文學創作的重要空間,到了1946年时,上海已经开了近200家咖啡店。
咖啡頻頻出現在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被視為上海海派文化的標記之一。
據統計,1922年-1937年涉及上海的33部國產影片中,有13部都出現了飲咖啡的場景。這些點點滴滴,都證明了咖啡在上海文化和歷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