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是中国五嶽之首。有眼睛而不懂泰山,比喻见识狭小,目光短浅,堂堂名山在眼前也不知晓。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另在第十一回:“林冲听了,便拜道:有眼不识泰山,愿求大名。”

  “有眼不识泰山”此话还有一段小故事。木匠的祖师爷鲁班,手艺巧夺天工。传说他曾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可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也有走漏眼的时候。

  鲁班的徒弟衆多,一般会汰弱留强。他的徒弟之中,有一人叫泰山,看上去笨手笨脚,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就被鲁班淘汰掉了。

  几年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某店子内有许多精良的家具,手工精美。鲁班想知道这些作品出自何人之手,身旁的人便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前面还有一句,全句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聪明人在千次思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千次思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派韩信向东进攻赵国。赵王准备迎战,参谋李左车献计道:“井陉这地方,不能容两车并行,也容不下列队的骑兵。汉军的后勤部队一定跟在后面。如果让我带兵抄小路截断他们的粮饷,不出十天,他们必然败走。”可是赵王并没有听取李左车之计策。

   韩信军队最终击溃赵国,...

三矢之训

  “一支竹仔会易折弯,几枝竹一扎断节难,孤掌莫持依,团结方可干大事。”这是一首儿歌开首几句,说的就是团结是力量,原来这首歌的典故来自成语“三矢之训”。

  日本战国时期,毛利元就有三名儿子。他本打算把继承权让给大儿子,但大儿子反对父亲隐居。大儿子的能力,亦不如文武全才的两个弟弟。毛利元就担心自己死后兄弟三人不团结,就想出了用“三矢之训”来教导他们。

  毛利元就先交给三兄弟每人一支箭,各人都轻易把箭折断了,之后他把三支箭合在一起,要他们折断,但没有人...

业精于勤荒于戏 行成于思毁于随

  业指学业,精练于勤奋,荒废于嬉戏;行指品行,成功于思巧,毁坏于随便。每个人都希望能品学兼优,要达到这境地,必须勤奋和思考,对学业和品行嬉戏与随便,就会流于失败。语出自韩愈《进学解》。

  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却可在嬉笑玩耍中荒废,事情由于反覆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随便而不经思虑。古往今来,有不少历史典故说明了这个道理。

  西汉时期,匡衡自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晚上,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于是,他灵机一...

搏红颜一笑

  男方极爱女方(红颜),希望令她开心,于是想尽办法、不惜代价逗对方一笑,让她感觉幸福。不过,在中国历史上,有君王却因搏红颜一笑而祸国。

  这就是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幽王甚为喜欢,立为妃。翌年,褒姒生下儿子,幽王对她更宠爱有加,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立褒姒为王后,立其子为太子。

  然而,褒姒因为过不惯宫中生活,加上养父被原太子所杀,心中郁结,平时很少露出笑容。周幽王下令重赏,谁能令...

相关标签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古代农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这句说话怎么解?

  传统上,清明节的天气,预示一年的农耕,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重要节气。

  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谚语,就是“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意思是清明这天如果放晴的话,就预示整年作物丰收、牲畜兴旺;相反,清明节下雨的话,需要大量阳光的果树遇上阴天,产量及品质便受到很大的伤害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连发生,广东俗语有:「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形容词原来有一个典故的。

  这句话见于冯梦龙《醒世恒言》:「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意思是屋顶已经破掉,偏偏遇上连日下雨,夜晚还下个不停;此外,船只已经较预定的航行时间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风,令航行变得更慢。真是祸不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