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以养身 静以养心

  现代科学和医学昌明,人的寿命愈来愈长,养生之道也成为现代人重视的焦点,“动以养身,静以养心”,就是说明要透过“动”来锻炼身体,亦要透过“静”来调节心态,动静两者结合的生活方式,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中医有一句学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说要身体血液循环良好,身体就不会出现痛楚,相反,如果身体出现痛楚,则反映血液循环不畅顺。从“动”的角度而言,要养好身体,则必须多加运动,运动形式不一定要汗流浃背,但必须令血液有足够的循环,因此,现代人都喜欢拉筋、瑜伽、八段锦、太极、慢跑、远足等运动,令身体机能持续循环。

  从“静”的角度而言,是心态的一种调节。学习不发脾气,不自寻烦恼,知足常乐,保持心态平衡、积极乐观。即使遇到逆境,亦能正面面对,处之泰然。

  动与静是对立却又互相补足。动者可强体魄,静者可修养心灵,两者互相配合,实为最佳之养生之道。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地无银三百两”形容有些人自作聪明,想要隐瞒、掩饰某事情,但结果反而弄巧反拙,暴露了出来。

  这是来自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张三,他努力地储蓄了三百两银子,希望将这些银子好好地保存下来,他想把银子放进箱子内,并加上锁头,但却担心小偷会把箱子整个偷走。最后,他想到把银子放在房子外墙角。晚上,他把泥土轻轻刮走,挖出一个坑,然后把银子藏进去。然而,他仍然十分担心,于是在箱子的上面写...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这两诗句是出自宋.苏轼的诗作《于潜僧绿筠轩》。诗歌首四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基本已述说了古人认为竹子的重要性,没有肉食并不打紧,但没有竹子,就会令人变得庸俗,可见在古时,文人墨客对竹子背后的于寓意非常重视。

  中国人一直对竹子的优雅姿态十分欣赏。竹子四季常青,给人清雅脱俗的感觉;其生长速度惊人,加上挺直的外型,给人宁折不弯、誓不低头的耿直个性。再仔细来看,竹茎中空代表谦虚,竹节分明代表气节。既谦虚又气节,集刚柔于一身,具有高贵的精神品格。

  中国人还以竹子为“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并且把它人格...

物离乡贵 人离乡贱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是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说的就是货品离开了产地会变得矜贵,相反,人离开了本乡就会显得轻贱。

  本地货品在本乡销售是一个价格,但当货品受欢迎,并飘洋过海到他乡销售时,考虑到运输成本、利润等因素,其价格必然攀升。因此有“物离乡贵”的说法。

  但为什么“人离乡贱”呢?因为,人在本乡,得到的是家人、朋友、社群给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但离了乡以后,一切重新开始,而且属少数群体,要努力融入原本不属于自...

食不言 寝不语

   几千年前的孔子有一句名言:“食不语,寝不言”,后来演变成“食不言,寝不语”,意思是吃饭的时候要好好去吃,不用说话;睡觉之前不应高谈阔论,适当的时候要去睡觉。这几千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社会是否仍然合适呢?

   有些人会觉得,一家人每天各有各忙,晚饭的时候能聚首一堂,是谈论一下当天事情的最佳联谊时机;晚上临睡之前,去思考一下自己当天的事情并作出讨论,也不失为过,因此对“食不言,寝不语”一语不表认同。

   事实上,吃饭之际交谈可能会构成若干问题。首先,吃东西时说话,有机会令食物微粒进入呼吸道引致呛喉,轻...

相关标签

“知人口面不知心”大有出处?

  形容别人内心与表面不相符,特别指不怀好意的人,我们会说“知人口面不知心”。   简单来讲,“知人口面不知心”就是说,所见之人脸孔是善良的,却不知道内心究竟如何。这句话原来大有出处。

  这句话最早出自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啊,他怎生背了刘武周,投降了俺来。”就是说,哥啊,(我们)看到他的脸却看不到他的心,他背叛了刘武周,生出了二心才会前来投诚,所以定要小心啊。

  这句话容易读、容易理解,为后世不少文学作品所引用。

  明代施耐庵《水浒》第...

一年容易又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到来。这个起源于古代中国的节日原名为“仲秋”,在中国农历当中八月正为秋季第二个月,在这一天,月亮会变得圆满,象征团圆的意思。然而,一年之中大家面对的难关都不少,为何又会有“一年容易又中秋”之说?

  “一年容易又中秋”,这一句来自于宋代诗人陆游《宴西楼》的诗句。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诗句当中表达诗人因看见西楼上前人的遗迹依然豪雄,但自己因为从军不能常来,桥头飘起的风令他感叹“一年容易又秋风”,然后迎着秋风转回驿舍,眼见“摩诃池上月方中”而有感...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唐寅《元宵》一诗,将元宵佳节的特色——明月及彩灯,共冶一炉,砌出一幅美丽夜景的图画。

  民间有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八月十五中秋夜,如果天气不佳,云雾遮盖月亮的话,五个月后的元宵夜就会下雪,影响彩灯,令张灯结綵的元宵佳节失色不少。

  这句话在北方可能比较合适,但在南方地区就不一定适当。在南方,正月十五日已是大地回春之时,月亮高挂的机会也高,因此文人墨客也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