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这二句话蕴藏着做人处事的大哲理。

  这句话意思是说,“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像做“学问”和写“文章”一样,非常不容易。

  当今做人处世,除了要有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外,也要有情绪智商(Emotion quotient)及逆境智商(Adversity quotient)等等。很多人有足够的智商处理事情,但情绪智商及逆境智商等却未必足够,因此在待人接物、人际关系上可能容易碰壁。

  如何能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工作环境中,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充满自信及拥有正能量;在团队中要相互合作,要建立适当的界线,也要不怕吃亏,发挥团队精神;要做到面面具到,又能维䕶个人原则。这些学问当然要下功夫磨练,同时也会受个人性格因素所左右。因此能做到曹雪芹所谈到的境界,真的不容易呢!

  延伸阅读:世事如棋局局新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忧国忧民的杜甫纯粹描写春天的诗句不多,这《春夜喜雨》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作品。

  《春夜喜雨》全首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晓看红溼处,花重绵官城”。

  这诗句的意思是:绵绵细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特意伴随春风在夜晚悄悄而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那一点灯光,显得格外明亮。等到天亮的时候,潮湿...

“黄粱一梦”梦了什么?

  “黄粱一梦”比喻荣华富贵终归虚幻,劝喻世人不用太过执着,原来是出自一个奇幻故事的。

  典故是这样的: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卢姓书生,在上京赴考的途中经过一间旅店休息,碰巧遇到一位道士,两人畅谈甚欢。

  言谈间,卢姓书生感慨自己虽贵为读书人,但一直未能考取功名,仍然贫困,感到十分落泊。于是,道士拿出一个青瓷枕头,让卢姓书生睡一睡,便能满足他希望得到荣华富贵的愿望。

  这时,...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

  意思是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士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这话出自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豫让,其背后是一个可歌可泣的复仇故事。

  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起初替范氏和中行氏做事,但并未受到重用,后来投靠晋国的智伯,得到对方的器重。

  后来韩、赵、魏三国在晋阳之战中击败智伯,并瓜分了智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智伯,把智伯杀掉,豫让有感自己的主子被杀,于是说出了“士兵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话,并展开了一连串的复仇大计。

 ...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出自元末高明的《琵琶记》。意指古人经过多年苦读,只要一旦高中状元,便能名成利就,无人不识。放诸现代社会,指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也可一举成名。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确立于唐代,宋至清朝一直沿用,目的是选贤任能,为朝廷效力。

  要高中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生、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

  因此一般读书人要经过多年努力,不断尝试,才有机会跻身殿试。殿试一般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考中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格者皆...

相关标签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连发生,广东俗语有:「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形容词原来有一个典故的。

  这句话见于冯梦龙《醒世恒言》:「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意思是屋顶已经破掉,偏偏遇上连日下雨,夜晚还下个不停;此外,船只已经较预定的航行时间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风,令航行变得更慢。真是祸不单行。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即我师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古人认为水是挚友、竹是良师,为何如此呢?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池上竹下作》有一句名言:“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意思是水的本质淡泊自然,因此是值得结交的好朋友;竹子是中空的,即“虚心”,有谦逊的美德,也因此能成为好老师。

  所谓中空的竹心,其实就是“虚心”,指人心不自满,人愈不自满便愈谦逊。白居易很喜欢竹子虚心的特质,相信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