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31/10/2023
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也是佛教东传的建筑艺术见证。中国古塔多不胜数,款式丰富多彩,然而“塔中塔”却仅此一座。
这座唯一以“塔中塔”形式建成的千年佛塔,就坐落在浙江湖州,名叫飞英塔。究竟飞英塔是何时建成的?又为何会以如此奇特的方式建造?今天,一起来揭秘。
浙江湖州三绝之飞英塔 中国现存唯一“塔中塔”
浙江湖州有三绝——飞英塔、府庙、潮音桥。
其中,飞英塔,坐落于湖州吴兴区,拥有塔内套塔的罕见结构,由内外两塔组成,外塔为八边形七层楼阁式塔,内塔为五层八面石雕塔,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塔中塔”。
飞英塔原名叫“舍利石塔”,看名字不难发现,原本这座古塔只有内塔,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千年前的唐代。
据记载,当时一位僧人在长安(如今的西安)得到了7颗舍利子及阿育王饲虎面像等佛教宝物,回到湖州后,便兴建了一座石塔专门存放这些宝物。
那么,为何石塔之后会多了一个“盖子”呢?原来与北宋的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至976年),舍利石塔内的舍利子突然发出神光,照耀塔顶,轰动一时,为了保护塔中舍利,人们便在石塔外再增建木塔,自此形成了“塔中塔”的独特结构,为全国独有。
后来,再取佛经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之意,将石塔从“舍利石塔”改名为“飞英塔”,一直沿用至今。
“塔中塔”的建筑美学 飞英塔屹立不倒之谜
以“塔中塔”特殊结构闻名于世的飞英塔,在之后的700多年里,历经了共7次重建和修葺,主要集中在元明清三代。
有古建筑修复专家在维修时发现,飞英塔的外塔塔柱全部以大号青砖砌成,每隔数米就有一道内外相连的“木龙骨”,作用与现代建筑的钢筋水泥相似。
这种建筑手法十分高明,既不会影响内塔的结构,还能加固承载厚重的楼阁式外塔,让飞英塔历经千年却没有明显倾斜或沉降,不禁令人感叹宋代工匠的建筑造诣。
在近代,飞英塔也曾经历过一次大规模重修。1961年,飞英塔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中;1982年,飞英塔修复工作启动,以科学方式结合中国古建筑砖木混合结构特点,让千年飞英塔得到了全面的科学保护。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飞英塔,便是于1987年完成修复的面貌,而此后一年,飞英塔正式成为湖州首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飞英塔早已不是初建时的模样,但如今高峻挺拔、庄严古朴的飞英塔,已成为湖州不可或缺的一道别致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