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9/08/2023
如果问,香港第一个大型私人屋苑在哪里,相信不少人都能说出正确答案,就是在1968年起入伙的美孚新村。
但大家又知不知道,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开启房地产市场改革的第一个私楼在哪里呢?
改革开放|东湖新村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助力解决住房问题
答案就是广州越秀区的东湖新村。
东湖新村因邻近东湖公园而得名,其于1979年动工兴建,3年后竣工,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即可以公开买卖的私人楼宇)住宅小区。
东湖新村开创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引进外资兴建的居民住宅、第一个以人民币交易的商品房、第一个实行住宅小区管理、第一个在房地产行业实行股份制。
在改革开放以前,广州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城市建设简陋破旧,人均居住面积更一直只在3平方米左右,“三代同房”现像比比皆是。
然而,市政府投入住房的建设资金与建筑成本相距甚远,单靠拨款难以解决住房问题。
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外资的大门已经打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珠三角多座城市有大量“三来一补”工厂拔地而起。
改革开放|东湖新村引进港资开发 单位分3批在两地销售
面对只有地、没有钱的局面,广州开始考虑引进外资来建设住宅。
于是,经批准后,史无前例的引进外资住宅建设指挥部(引进办)正式成立。
1979年10月15日,政府批准利用外资改造旧城区的东湖新村项目,引进办与香港宝江发展有限公司参照补偿贸易的方式,首次引进港资开发房地产项目。
港资投入1,080万元人民币,东山区则提供3.1万平方米土地,双方共同兴建建筑面积近7.6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建成后,三分之一的单位归港资在香港出售,三分之二单位归开发单位安排,包括安置拆迁户及在内地销售。
经过一番周折,东湖新村在1979年12月打下第一根桩,短短3年时间就基本建成,同时绿化、道路、水电、通信、生活供应、金融服务等一应俱全。
改革开放|东湖新村经验传至各地 开启房地产市场改革
作为全国第一个“私楼”,东湖新村亦是全国第一个借鉴香港经验实施物业管理的屋苑。
东湖新村会为住户提供两个垃圾桶轮替使用,早上安排收走装满的垃圾桶,清洗后再放回。甚至冬季的棉被、冬衣,家中放不下,物业也可以代为保管。这些破天荒的体验,令到住户从此有了“物业管理”的概念。
引进外资、实现屋苑管理,这些“借鸡生蛋”的模式很快就走出广州,在全国遍地开花。屋苑的规划、建设、管理整合成一条龙的“东湖模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更重要是,东湖新村令中国房地产找到全新的道路,土地资源获得充分利用之余,利用外资的资金、房地产开发技术和理念去解决住房问题,政府也能从中获得利益,整个房地产从此活跃起来。